一步步走到权力巅峰,见过民间疾苦,若真到了必须开仓救民的时刻,
女皇绝断然不会拒绝。
而且咱们翻遍史料就会现,这次旱灾并没有留下“饿殍遍野”
的记载,
更没有出现流民四起、社会动荡的情况,
这就足以说明,女皇当初拒绝开仓后,一定用了更稳妥的法子稳住了灾情,
只是那些应对之策的细节,没有被史官完整记录下来而已。
宝子们,阁主只能以自己浅薄的认知,
推测当年的隐情或许藏在朝堂制衡的权衡里,
也可能关乎后续更长远的赈灾储备调配,
毕竟女皇向来谋定而后动,肯定不会仅凭一己之念置百姓安危于不顾的,
(大家可以参考我们现在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救灾模式)
更重要的是,宝子们一定一定要了解,
向来耿直且不怕死的史官们,
是不会放过犯下“拒开粮仓致百姓尸横遍野”
这般重罪的皇帝的,
更何况是女皇这位本就饱受争议的皇帝。
既然史官没有浓墨重彩记载此次旱灾的惨烈灾情,
也没有直言指责女皇的不仁之举,
仅寥寥数笔提及“李弘请旨开仓遭拒”
,
这便足以说明,女皇当初驳回开仓之请,绝非意气用事,
肯定定用了更为周全妥帖的应对策略抗灾。
讲完这些,阁主心里反倒更佩服女皇了,
她没有为了一时的“仁名”
就冲动行事,
而是扛着“不近人情”
的骂名,守住了整个大唐的安稳。
宝子们,要是你们也认同阁主的想法,就在这里或者评论区留个爪爪吧!
呜呜呜,阁主真的好怕没人互动,
毕竟这些历史细节藏得太深,能和大家讲明白,真的很不容易呀!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