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拉拢(2 / 3)

贵等老将撑着,却也需有年轻子弟接上来。

本宫今日见你,便是想嘱咐你一句:

务必继承你父亲的遗志,好好在军中历练,日后若有机会,多为大唐戍守边疆、安定军心。

只要你忠心效命,皇上不会亏待你,本宫也会在皇上面前,为你多进言。”

李震闻言,心中一震——他本以为父亲逝后,

李家在军中的势力会渐渐衰落,却没想到皇后竟会如此看重自己,

不仅赏赐财物,还承诺在皇上面前举荐。

他当即起身,拱手躬身,语气坚定:

“娘娘放心!

震定不辱父志,此生必忠心效忠皇上,效忠大唐,若有二心,天诛地灭!”

武媚娘见他神情恳切,眼中闪过赞许,又放缓了语气:

“你有这份心便好,

只是你要记得,军中最重‘情义’与‘功绩’——

你父亲一生忠勇,得了全军敬重,

你日后行事,既要学他的忠,也要学他的稳,莫要急功近利,

若遇难处,也可托人给本宫递个话,只要不违国法,本宫必会帮你。”

这番话既有期许,又有承诺,既让李震感激涕零,

又悄悄将“皇后可倚仗”

的印象刻进他心里。

待李震拜谢离去后,武媚娘望着他的背影,缓缓端起茶杯,

她知道,今日这一番话、一份赏,不仅收服了李震,

更会通过他传到军中,让那些老将们知道,

她虽为后妃,却懂军功、重武将,日后再想争取军方支持,便多了几分底气。

咸亨元年正月,长安的积雪尚未融化,朝堂上却又起新的波澜,

太子左庶子、同中书门下三品刘仁轨,突然上疏辞官,

理由是“年近七十,体弱多病,恐误军国大事”

刘仁轨并非传统文臣,而是从军队中走出来的“文武全才”

显庆年间,他率军平定百济叛乱,收复十六州;

龙朔三年,他在白江口迎战日本、百济联军,以少胜多,焚毁日军战船四百余艘,

彻底粉碎了日本染指朝鲜半岛的野心,为唐朝在东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