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势 第九十八章 葡萄牙人的审时度势(3 / 7)

5年的阿尔茹巴罗塔战役中,6千多葡军在数百名英格兰长弓手的助阵下击溃了卡斯蒂利亚和法国的3万联军,维护了葡萄牙的独立地位。战后英格兰和葡萄牙正式缔结了1386年《英葡同盟补充条约》(亦即《温莎条约》),若昂一世迎娶冈特的约翰之女菲利帕,这也被认为是英葡同盟关系的开端。

    《温莎公约》共12条,其中以下三条意义重大:1.该公约为永久性条约,两国统治者及其继承人都须遵守,不得有违;2.两国公民可自由出入另一国,可在另一国任意往来、贸易和居住;3.给予另一国公民同等的保护和待遇,即英葡两国公民自动获取对方国家永久居住权,在工作,教育,医疗,等等方面,均享有跟对方公民同等待遇。

    后来,葡萄牙在摆脱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统治的独立战争中,国王若昂四世虽然依靠法国的援助抗击西班牙,但一直举步维艰,长期得不到欧洲各国的承认,而西班牙和法国在1659年媾和,顿时让葡萄牙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万般无奈之下,葡萄牙只能求助于当时还是共和政体的英格兰,寻求“弑君者”的军事援助。而1660年复辟的英王查理二世延续了先前联法反西的政策,两国在1661年再次缔约,重申两国的同盟关系。查理二世迎娶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并承诺派兵援助,葡萄牙则将印度的孟买和摩洛哥的丹吉尔割让给英格兰,并给予英格兰与葡萄牙殖民地贸易的特权,同时支付200万金币作为嫁妆。1662年,三千名原“新模范军”老兵开赴葡萄牙参战,最终迫使西班牙在1668年宣布放弃葡萄牙的王位,使得葡萄牙人获得了彻底的独立。

    英格兰在数百年的历史上几次将葡萄牙从亡国的边缘拯救过来,可以说对葡萄牙有“再造之恩”,如同他们的再生父母一般。

    当然,英格兰如此“关爱”葡萄牙,也获得了不菲的回报。在葡萄牙复国后,英格兰利用葡萄牙相对弱势的地位,取得了众多贸易方面的特权,比如1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