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条约规定,在战时,我们葡萄牙王国将无条件地予以英格兰各方面支持。囿于担心遭到齐国的战争威胁,国王陛下拒绝了战时派出军队和战舰加入英格兰一方参与对齐国的战斗,但却应允英格兰海军可以利用莫桑比克、安哥拉、几内亚,以及佛得角等海外领地的港口。你觉得,在战争期间,齐国人会忌惮我们葡萄牙的反应,而眼睁睁地看着英格兰海军战舰自由出入上述港口和据点吗?”
“更不要说,我们刚刚将南边的本哥拉港还租借给了英格兰。”伊利迪奥·马查多怔住了,半响,幽幽地说道:“以总督阁下的判断,齐英两国一旦爆发战争,我们葡萄牙必然会卷入其中!哦,上帝,我们早就应该废除那份可笑的《英葡条约》,我们纯粹是被英格兰人绑架了!我们葡萄牙人不该为这场无谓的战争,无端遭到齐国的攻击。”
作为一名葡萄牙人,全盘否定三百多年前的那份《英葡条约》,认为是英格兰绑架了葡萄牙,说起来就有些不要脸了,明显属于知恩不图报的表现。
早在1373年,也就是葡萄牙国王斐迪南一世就任第六年,此时正值英法百年战争,卡斯蒂利亚是法国的盟友,向法国提供舰队用于袭扰英格兰南部海岸。当时在英格兰摄政的兰开斯特公爵冈特的约翰对卡斯蒂利亚王位也提出了主张,需要在伊比利亚半岛寻找盟友。于是,斐迪南一世就与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三世签订了一个文件:《英葡条约》。
《条约》是用拉丁文写在羊皮纸上的,其中最重要的一句话:笃信若有两王之一或其后嗣亟需得彼支援时,依此约所定,得以力能为之援致其节,俾保其疆界及财货无虞,使无渝此盟。由此,开启两国数百年的同盟关系。
1383年,斐迪南一世无嗣而终,隔壁的邻居卡斯蒂利亚趁机对葡萄牙王位提出了主张。英格兰支持斐迪南一世的异母弟弟若昂一世,并出兵协助后者抵御卡斯蒂利亚的入侵。英格兰援军虽然数量不多,但都是在百年战争中久经沙场的精锐。最后在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