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势 第一百五十三章 河西走廊(5 / 7)

,将内陆的茶叶、棉布、盐巴、蜡烛、丝绸等商品卖给那些蒙古部落,又从他们手中换取大量的牛马羊等牲口,转手倒卖至内地,两头赚钱,很快便积累了大量的商业资本。

    后来,位于北海和岭北地区的渤海国,也偷偷摸摸地进入漠北,跟这些山西商人做起了走私贸易。

    以前,渤海国通过齐国和北明,经黑龙江、精奇里江,辗转千里,才能获得一些茶叶、丝绸、棉布等日常用品,不仅价格贵,而且数量也不多,只有渤海国的上层社会才用得起。

    后来,渤海国凭借强大的武力,一路向西推进,将罗刹人都快给赶到了叶尼塞河,占据了一片极为广袤的领土。这地盘大了,人口也多了,自然各类生活日常用品的需求也随之扩大了。

    虽然渤海国占的地盘都是一些苦寒之地,一年到头,有半数时间都是冰天雪地的寒冷日子。但好在地广人稀,随便都能开垦出数百万亩耕地,也不讲究什么精耕细作,靠着广种薄收和境内丰富的动物资源(意味着有足够的肉食),吃饱饭是绝对没问题。

    可是,整个渤海国连像样的工业基础都没有,纯粹的一个农牧业落后国家,整个国土还身居亚洲腹地,若不是靠着齐国和北明费尽周折地予以大力支持,连一块铁片都没有。

    没错,齐国和北明是对渤海国进行了大力援助,但绝大部分日常物资人家可不是白给你的,你得拿真金白银去买,用海量的皮毛去换。囿于距离上的遥远,这运来的东西可就有些贵了一点,让渤海国花钱的时候,难免有些肉疼。

    另外,作为一个偏居亚洲内陆腹地的蛮荒国家,总不能一直靠着齐国和北明过日子吧?总得要跟周边国家打打交道,建立某种形式上的外交和贸易联系不是?

    因为渤海国食物不缺,而且还有丰富的肉食,广大民众在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