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为了弥补财政亏空,增加政府收入,帝国还加强了对外贸易,鼓励商业和工业的发展。帝国借鉴齐国和欧洲的商品经济和消费主义的理念,大刀阔斧地在商业上进行改革,除了继续加强与齐国之间的商业合作外,还广泛吸引来自欧洲和亚洲的商人,以制衡渗透力愈发深入的齐国商业资本,誓要将奥斯曼帝国重新打造成一个重要的贸易中心。
可能是为了削弱齐国的影响力,奥斯曼帝国积极引入了欧洲的文化和科学知识——无他,齐国人只想销售他们的工业制成品,打击帝国本土脆弱的手工业,同时,还非常“小气”地限制各种先进工业技术和科学知识传入——表现出一定程度上的欧洲化,并开始将自己定位为欧洲的一部分。
在艾哈迈德三世继位前两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挑起了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为此,路易十四派遣大使德费里奥尔游说奥斯曼帝国,试图让帝国跟法国结成军事同盟,并催促奥斯曼人在匈牙利地区对哈布斯堡王朝开战,以为法国提供军事上的支援。
但是,帝国并不想卷入这场异教徒之间互相残杀的战争,为法国人火中取栗。包括素丹陛下在内的统治阶层更乐于享受和平之下的欢愉,尤其是随着战局对法国日益不利,帝国更加不情愿参战了。
然而,帝国虽然有幸没有卷入欧洲大战当中,但在摩尔达维亚却与俄国起了冲突。
1709年,沙俄在关键性的波尔塔瓦战役中戏剧性地击败了瑞典国王卡尔十二世。随着沙俄在大北方战争中的胜利,其国势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鼎盛状态,开始觊觎奥斯曼帝国。
那个落败的瑞典国王卡尔十二世在败退后,无路可逃,选择到奥斯曼帝国避难。本来,奥斯曼帝国上下对于收容卡尔十二世心存犹疑,害怕此举会得罪沙俄,再度引发两国之间的战争。
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