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几本书上几乎所有的句子差不多都翻来覆去考了个遍,四书且不说,五经中,《春秋》上出现的概率也很高。史鸿跟那些两三天才作一篇的人不同,上辈子从题库里面走出来的,那会儿还多少门课呢,如今不就是天天写作文么,可轻松多了。他现在没事的话,起码一天要写两篇八股,早起一篇,晚上再一篇,还得写出新意来,不能匠气。林如海挑出来的句子并不冷僻,史鸿也写过一次了,这会儿也不用以前写过的那篇,心里想了一会儿,便开始破题,直接就一气呵成地念了下去。
林如海仔细听着,等到史鸿收了尾,脸上已经露出了赞赏之色,他看着史鼎,夸奖道:“令郎的确是才气天成,我像他这么大的时候,绝无此捷才,仅这一篇文章,便是会试也足够了!”
史鼎摇头道:“说起来也惭愧的很,我们史家这么多年了,还真没怎么出过像样的读书人,因此,在这科举一道上,也只好让鸿儿自己去闯了!”
林如海抚了抚胡须,笑道:“鸿儿这文章,果然有点林某的意思,林某这么多年来耽于俗务,在学问上少有进益,若是虎臣不嫌弃我才疏学浅,我便收鸿儿做个弟子如何?”
史鼎大喜,赶紧说道:“怎么会,这是鸿儿的福气!鸿儿,还不拜师?”
史鸿一听,当即直接跪下连磕了三个头:“弟子史鸿,拜见老师!”说着,又奉上了一杯茶。
林如海接过茶杯,抿了一口,放到一边,便叫史鸿起身,笑道:“倒是我占了便宜了!”说着,解下腰间那块羊脂玉佩,拿给史鸿,算作给学生的见面礼。
史鼎在一边欣喜非常,笑道:“今儿实在太仓促了,回头还得将正式的拜师礼补上才好!”
林如海笑道:“何必拘泥于形式,喝了这杯茶,鸿儿自然就是我的弟子了!”林如海知道自己命不久长,但是他得为自己的身后事考虑,之前史鼎说的时候,他就下了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