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林清的提醒(2 / 3)

品诰命,品级上不及史老太君的一品国公夫人显赫,但“老封君”的气度却分毫不差,端坐那里自有一股沉静威严。

县主的尊贵自不必多言。

即便是林清那七品大理寺评事的官职,也绝非贾琏昔日捐来的虚职所能比拟,那是正经的科甲出身,清贵无比。

况且大理寺掌实权,王熙凤和贾琏一番请安,不敢有丝毫怠慢。

此番是王熙凤与贾琏初次拜见张老夫人,又需顺着黛玉的辈分称呼,礼数上更需周全。

王熙凤未等寒暄几句,便先笑着告罪起来:“给老祖宗请安,原该早些来给您磕头拜年,偏生府里一早便遇着点缠人的琐事,耽搁到这个时候才来,实在是我们失了礼数,还望老祖宗和县主莫要见怪。”

她言语爽利,三言两语便将早上冷子兴求告之事简略道出,并未刻意遮掩府中下人关联惹上官非的“家丑”。

她心知肚明,此等丢脸之事本可含糊带过,但她王熙凤偏偏要反其道而行之。

主要还是先前自家府上与林府有些龌龊,虽说可以说贾琏是奉命行事,可不愉就是不愉,这是辩驳不了的。

更何况,先前她已用“初掌家务、诸事繁杂”为由解释过迟来的拜访,今日再抛出这件不大不小的麻烦,正是要向林家表明:一来她在荣国府根基尚浅,掌家不易,仍有疏漏;二来更是要借此划清界限,暗示以往贾琏奉命前来、惹怒林府的旧事,皆非他们夫妇本意,与如今真心相交的他们并无干系。

她话音刚落,暖阁内静了片刻。

张老夫人尚未开口,却听一旁始终沉默的林清忽然清冷地说道:“诉讼之事,最忌偏听偏信。一面之词,未必是真相全貌。琏二奶奶既掌家理事,遇此等事,还需着人查明双方根底、争端缘由,再予置评干预不迟。”

此言一出,王熙凤与贾琏皆是一怔,不由得仔细打量起这位年轻的林大人。

只见他面容俊秀,却神情清冷,头上仅以一根素净白玉簪束发,身着竹青色雷纹白狐腋箭袖袍子,通身透着一种与年龄不符的沉静与疏离,许是在刑名案卷中浸染出的独特气度。

贾琏见凤姐不便追问,忙接口道:“林大人所言极是,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