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o2章 搭班子(2 / 4)

拍了拍胸脯,又挺直了腰板,脸上露出点豪爽的笑,嗓门也亮了起来:“说吧周队,中午想吃啥?馆子里的硬菜还是巷尾的小炒?今天这顿,我全包了,您随便点!”

阳光透过车窗落在他脸上,把那点没褪尽的红耳根照得明明晃晃,可眼里的真诚却半点不假。

周队被他这股子实诚劲儿逗笑了,抽回手揉了揉被捏得麻的指关节,打趣道:“这可是你说的——我听说街口那家卤味摊的酱肘子不错,得来俩。”

“没问题!”

路人拍着大腿应下来,嘴角咧得老大,心里头暖烘烘的——还是老同事靠谱,比那磨人的小祖宗省心多了。

“正好,”

周队手在方向盘上一打,引擎出一声轻快的轰鸣,他侧头看了路人一眼,眼角的皱纹里都漾着笑,语气爽朗得像初秋的风,“你这一早忙得脚不沾地,准没过早吧?”

不等路人回答,他已经踩下油门,警车平稳地汇入车流,声音里带着点熟门熟路的笃定:“那咱们就去老地方,张记热干面,加个面窝,再配碗蛋酒——保管你吃舒坦了。”

说话时,他手腕轻转,方向盘在手里灵活得像玩具,车窗外的树影飞快倒退。

路人看着他这副驾轻就熟的模样,心里那点拘谨也散了,笑着点头:“得嘞!

还是周队懂我,张记那芝麻酱,拌得确实地道!”

阳光从挡风玻璃照进来,落在周队花白的鬓角上,混着他哼起的小曲和车轮碾过路面的沙沙声,倒比出警时多了几分熨帖的暖意。

周队说的“老地方”

,是街心口翔程国际大厦斜对过那家“早点大王”

铺子门脸不大,木招牌被油烟熏得黑,可一到清晨,那扇挂着棉布门帘的玻璃门里,总能飘出勾得人挪不动腿的香气。

掀开门帘进去,最先撞进鼻子的是现磨豆浆的醇厚——大铁桶里滚着乳白的浆汁,老板娘舀起时,勺沿挂着细密的泡沫,凑近了闻,能尝到黄豆被磨碎后最本真的清甜,混着点柴火灶的烟火气,喝一口,滑溜溜从喉咙暖到胃里,连舌尖都带着点回甘。

红油热干面是这里的招牌。

竹笸箩里晾好的碱水面筋道得很,捞进碗里,淋上一勺秘制芝麻酱,那酱稠得能拉出丝,混着酱油、香醋和现炸的红油一拌,面条瞬间裹上了油亮的琥珀色,芝麻的焦香混着辣油的辛香“腾”

地冒起来,能飘出半条街去。

筷子挑起一撮,面条根根分明,裹着酱的面须在嘴边晃悠,馋得人直咽口水。

面窝在油锅子里“滋滋”

唱着歌。

老板娘用特制的铁勺舀起米浆,中间按出个圆窝,下到滚烫的菜籽油里,不消片刻就鼓成金黄的圆饼,边缘炸得焦脆,咬一口“咔嚓”

响,里头却软乎乎的,带着米香和葱花的鲜。

豆皮更是讲究。

平底锅上摊着金黄的蛋皮,铺上糯米饭,撒上笋丁、肉丁、香菇丁,再盖上一层蛋皮,切块时铲子划过锅底,出“沙沙”

的声响。

趁热咬下去,米饭黏着蛋香,馅料的咸鲜混着胡椒的微辣,在嘴里层层炸开。

卤味柜台更是让人挪不开眼。

卤干子吸足了老汤,深褐色的表面泛着油光,用筷子一夹能弯出个弧度,咬开时里头的气孔里全是酱汁,咸中带甜;卤鸡蛋的壳轻轻一剥就掉,蛋白透着琥珀色,蛋黄被卤得半透,沙沙的口感里裹着醇厚的卤香;连卤香肠切片时都“滋滋”

冒油,肥瘦相间的断面泛着光,配热干面刚好解腻。

刚出锅的豆腐花盛在粗瓷碗里,撒上虾皮、榨菜、香菜,淋一勺香油,滑嫩得像布丁,一勺子舀起来,颤巍巍的能透光;皮蛋瘦肉粥熬得稠稠的,米粒都化在了汤里,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