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战后的第三个千年,洪荒天地已生出新的气象,连风里都带着“共生”二字的暖意。
昆仑山下的田垄里,不再只有仙门弟子打坐的身影。元始天尊的十二金仙中,有三位索性在山脚结了草庐,整日与老农为伴。黄龙真人改良的“星水法”,能让井水顺着星辰轨迹自动灌溉,农户们只需在田埂上插根竹牌,牌上刻着简单的星图,便能引来恰到好处的水流。
那本《洪荒生灵志》被翻得卷了边,最新的一页画着个扎羊角辫的农家女,旁边注着“改良曲辕犁,省力三成,可耕石砾地”,字迹是广成子的,却带着泥土的湿气。
碧游宫的诛仙台彻底换了模样。当年的凶煞之气被沉渊兽的晶石粉中和,台基上冒出了成片的“合欢藤”——这是灵猴族的藤蔓与黑虎族带来的耐火草杂交而成的植物,开花时一半是猴桃的粉白,一半是虎尾兰的金黄,引得各族幼崽常在台上打滚。
通天教主不再讲“大道无情”,反而爱坐在藤下,听截教弟子讲云游时的见闻:哪个凡人用安魂土种出了高产的谷子,哪个尸巫后裔用西域葡萄酿出了能安神的酒。有次讲到孩童骑着沉渊兽耕地,他竟笑得打翻了茶盏,茶水流过的地方,立刻长出一株带着紫纹的灵草,那是截教道纹与地脉灵气相融的新物种。
三霄岛的船队如今带着“界生种”远航。赵公明的定海珠化作了巨大的“引航灯”,悬在船队上空,光芒所及之处,碎界残片融入洪荒时留下的混沌余波都会消散。
云霄的地母印拓印了无数份,分发给各族,农户用它镇压地脉异动,渔民靠它预测潮汐,连龙族的小敖虾都背着迷你版地母印,在发光海草间巡逻,遇到被暗流困住的鱼虾,便用印光开出一条通路。
朝歌城的“同根网”石台上,又添了新的刻痕。最显眼的是幅“万族耕地图”:左边是戴着草帽的凡人扶犁,右边是长翅膀的碎界鹿拉耙,沉渊兽用利爪翻土,灵猴族的藤蔓化作引水的渠,尸巫老者站在田埂上,正往土里撒“界生种”的种子。
刻痕的边缘爬满了回声果的藤蔓,风一吹,便传出各族的吆喝声,混在一起竟像首浑然天成的歌谣。
变化最大的是洪荒的“气息”。以前仙有仙气,妖有妖气,如今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