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4章 宝玉心生退意(3 / 7)

红楼之平阳赋 东辰缘修 3177 字 20小时前

出来,引得学政大人,坐直身子,讚许道;

“你文章功底,越来越扎实了,確如你所言,策论一道,解题出错,后续所写文章,自是不必再看,读书读书,也是需要看天分的,若是没有这个才情,不如另寻他路,科举一途,独木难过。”

又慢慢续了一口茶,给其思索时间,又道;

“这一篇策论,乃是荣国府贾宝玉所写,从笔墨开始,皆是下下等,別说乡试,就连国子监统考恐怕也过不了,已经过有月余,文章还没有改善,不如请贵府老太君,另谋他路,年岁尚在,捐个官尚可。”

学政说的都是肺腑之言,毕竟荣国府出了一位皇贵妃,若是其兄弟待在国子监,没有读书长进,耽误了贾家大事,也不好给个交代,若是捐了补子,以荣国府权势,谋个閒散实缺,也是有机会的。

贾兰听罢,微微一愣,竟然会是宝二叔所写,確实落了下乘,可学政大人的意思,乃是何意,沉吟片刻,便回道;

“学政大人所言,学生会代为转告,但宝二叔经意尚可,只有策论一道,还有待钻研,若是买了补子,科举一道,算是前途尽墨,尚要斟酌一二。”

朝廷早有规制,只要捐了官的人,不可再进行科举,若是想谋得实缺,都需要等,或者有军功在身才可,寻常士绅豪族,都以捐官为荣,只有勛贵世家子弟,以科举为贵,或以从军为重,实在没办法,才得以捐官,

“呵呵,贾兰,莫要怪本官多嘴,京城这个地,多是看出身,荣国府八公之首,宫里娘娘乃是宝玉至亲,怎么也说是国舅爷,若是补了官身,再怎么也会有个恩宠,机会难得,说这些,也是和贾家留个善念。”

或者说一份香火情,有当无了,至於贾家用不用,就不是他能过问的,但错过了这个机会,就没这个铺子了。

贾兰沉吟片刻,觉得郭学政说的尚有道理,想著明日休沐回府,暂且可以和母亲商议一二,遂抱拳施礼;

“多谢学政大人提点,学生拜谢。”

隨著夜幕渐渐变淡,东边天际边,泛起了鱼肚白,一轮红日略显,京城清晨,瞬间变得喧闹起来。

洛云侯府,

张瑾瑜眯著眼,疲惫的走出正堂,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