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融化,并在翻炒中渐渐变成了焦糖色状态的浓稠糖汁。
“炒成这个颜色,那就差不多了,直接撤火出锅,别炒糊了。”老太太舀起一勺糖浆,缓缓倾倒,糖汁落下拉出红亮的色泽。
两斤冰糖,炒出小半搪瓷盆的糖色。
“你来,我帮你盯着。”老太太说道。
周砚把锅洗干净,再把火烧上,也开始第一次炒糖色。
这活可不简单,稍不注意糊了,两斤冰糖就废了,损失不小。
要是火候不足,糖色颜色不够,那也是废品。
一锅卤肉,全靠糖色上色,差一点都不行。
好在如今周砚对火候的掌控已经越发纯熟,学着老太太的模样,用勺子不停翻转搅拌冰糖,确保受热均匀,没有焦糊。
白色的冰糖渐渐变成了红棕色,锅里冒起了泡,咕嘟咕嘟的。
周砚用勺舀起糖浆淋下,确认颜色到位,当即撤掉灶下的火,盛出锅前,看了眼老太太。
“差不多,颜色很正。”老太太笑着点头。
周砚这才放心把锅里的糖色全部盛出,和先前那小半盆装在一起。
颜色几乎没有差别,融在一起,不分彼此。
【一份极其不错的糖色】
鉴定结果秒出。
周砚颇受鼓舞。
糖色可不止能用来煮卤水,做红烧肉也是用得着的。
可惜周砚不会,不然这糖色用来做红烧肉,定然是极好的。
哪天找师父请教一二。
哪怕做出来的上不了菜单,家常能吃也不错。
周沫沫肯定会喜欢。
汤色炒好,可以开始分锅煮新卤水了。
老太太全部交给周砚来操作,她只负责在旁边指点几句,整个过程说的话甚至没超过十句。
周砚一开始还有点胆颤心惊,后来见老太太啥也没说,倒是越来越有信心。
一个小时后,两锅色泽红亮的卤水制成了。
看着跟原先那锅几乎没有区别。
周砚拿勺子舀起卤水慢慢倒回锅中,色泽红亮,卤香浓郁。
“你还是养护的很小心,这锅老卤水一点都没变质,卤的多,风味越好,分一锅也不得影响。”老太太笑着说道:“今天第二锅卤肉,你就两锅各卤一半,卤得两次,风味还要更好一些。”
“要得!”周砚笑着应道。
有这两锅卤水,足以应对坝坝宴时不时暴涨的卤肉需求,也为接下来扩产提前做好准备。
手里有粮,心头不慌。
周砚开始卤肉,老太太出了厨房,带着她的幺孙女逛街去了。
难得来一趟镇上,她也不急着回去,等中午忙完再让老周同志送。
……
黄莺和黄兵回到家门口,黄鹤和赵淑兰正出门来准备去酒楼,瞧见满头大汗的两人,都面露讶色。
黄兵还没来得及开口,就被撵上来的黄莺按在墙上哐哐揍了两拳。
黄兵疼的龇牙咧嘴,还不忘冲着赵淑兰说道:“妈!你看我把黄莺给带回来了!”
“黄莺,松开。”赵淑兰上前把两人分开,笑着问道:“周二娃饭店的面条吃到了?”
“嗯,吃了!”黄莺点头。
“好吃不?”黄鹤忍不住问了一嘴,他喜欢吃面,昨晚打麻将睡得晚,今天起的也晚,准备路上找家面馆吃早饭呢。
“好吃!巨好吃!”黄莺点着头:“他们家的面跟别家不一样,应该是手工拉面,和年初咱们去山西找二叔玩吃过的那个面是一样的口感,面汤很鲜,猪骨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