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定策(3 / 4)

p;   其他大臣闻言,也纷纷有赞同之色。

    见此状况,上首的朱佑樘不由摇了摇头。

    在场这麽多人,只有他知道,屠滽说的不仅不夸张,甚至还保守了。

    如今的大明,说句不好听的,就是一个虚架子。

    前世的时候,朱佑樘是在登基十几年之后,在边军屡屡失利的情况下,才意识到的这一点。

    后来他派人清查天下军屯和兵员数量,结果发现,全国在册的兵丁两百八十万中,有一百二十万都已逃亡,剩下的这一百六十万当中也多为老弱。

    而被朝廷最看重的九边军镇当中,甚至出现了一卫不满千人,一堡当中全无壮丁的情况。

    要知道,正常情况下,一个卫所中有五个千户所,至少应有五千人才对。

    这样的防卫布局,也怪不得弘治年间,鞑靼能够在大同宣府之间来去自如。

    屠滽倒是没有在这一点上和其他人争论,而是道。

    「这些数字,的确是兵部根据历年档案留存的数字得出的结论,未必与事实全然相符,但想必相差不大,至于具体如何,还需清查。」

    「故而,若要整饬军务,第一步就是要清查各地军屯和军队数量,方才刘阁老问兵部有何良策,目前兵部对此已经有了初步的章程,打算由兵部派出屯田官,会同南北直隶并浙江,陕西等处布政司逐一清查,核证现存的军屯数量及军队可用兵丁。」

    「待查清之后,根据情况决定,下一步如何收回军屯,重新扩充兵员数量,以恢复军备。」

    从这点便可看出,屠滽其实还是没能做好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