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3章 江城大学分校(3 / 4)

江一鸣说道:“临江市能否在电子产业版图中占据一席之地,就在此一举。”

“请书记放心,我立刻组织专班加班加点研究政策细则,确保半个月内拿出最优方案。我们一定争取在五月中旬前完成政策出台和企业意向对接。”

郭临野当场表态,随即着手组建由发改、招商、科技等部门组成的联合工作组。连夜召开碰头会,梳理现有产业基础与政策短板,对标先进地区园区扶持举措,结合企业实际需求,逐条论证土地、税收、人才落户、研发补贴等关键条款。同时安排专人对接大麦科技、景东方等重点企业,开展多轮闭门磋商,确保政策精准匹配企业落地痛点。

江一鸣则第二天前往省委向杜家乐汇报了临江市电子产业招商工作的整体进展,同时汇报了临江市想与江城大学共建临江分校的初步设想。

“你说大麦科技公司愿意捐赠一个亿支持临江校区建设?”

“是的,杜总明确表态支持临江校区建设,还说可以签订捐赠协议,资金将在每年年底到位。”

江一鸣说道:“书记,天时地利人和齐聚,江城大学临江分校如果能够建成,不仅能极大提升临江市的科教实力和城市能级,更将为电子产业集群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高端人才与科研支撑。对于临江市打造一流电子信息产业高地而言,无疑是关键一子。还请书记和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

杜家乐显然被这一规划的深远意义所触动,点头说道:“电子产业是未来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临江市能在此时抓住机遇,布局产业链关键环节,确实很有远见,我们省委省政府自然全力支持。不过,江城大学属于教育部直属高校,需与教育部充分沟通协调。我将亲自出面,向教育部主要领导汇报临江市的发展构想和大麦科技的捐赠承诺,争取纳入国家产教融合试点支持范畴。你们要先与江城大学进行协商,达成初步的合作框架。同时尽快形成详细方案,包括校区选址、学科设置、产学研衔接机制等,尤其要突出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的特色办学方向,确保资源精准投放,办出水平、办出实效。”

“感谢书记对临江市的关心和支持,我们临江市定当不负重托,以最高标准推进各项工作落地。立即成立由我任组长的筹建领导小组,争取以最短的时间内完成筹建方案编制和报批工作,统筹推进征地拆迁、规划设计与资金筹措。同步对接江城大学校方,就共建框架协议达成一致。”

江一鸣连忙说道。

“好,你们与江城大学的沟通有了实质性进展后,第一时间向我汇报。我让教育厅陆厅长协助你们开展相关工作。”

杜家乐对这件事也非常的上心,如果临江市能够快速发展,对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也将起到重要示范带动作用。

随后,他亲自打给了陆厅长,安排陆厅长与江一鸣对接,共同推进与江城大学的对接事宜。

“好的书记,我们一定全力以赴,确保各项工作高效推进。”

江一鸣离开后,立即前往教育厅与陆厅长会面,详细通报了临江分校筹建构想及大麦科技捐赠意向。

陆汝安接到省委杜书记的指示,自然不敢怠慢,立即与江城大学校长取得联系,随后与江一鸣一同前往江城大学,与校长进行商谈。

江一鸣之所以提出与江城大学合作共建临江分校,并不是单方面的单相思,而是基于当时各个大学想要扩张校区、提升办学规模的迫切需求。当时江城大学主校区受限于城市中心地理空间,扩建难度大,亟需在周边布局新校区以承载增量。

当然,江城大学主要还是想把校区落户在江城市,毕竟在同一个城市,便于管理与资源整合,听说学校已经与江城市政府进行了接触。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