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关于高昌国结(3 / 4)

生等使高昌,为蠕蠕所执。真君中,爽为沮渠无讳所袭,夺据之。无讳死,弟安周代立,和平元年,为蠕蠕所并。蠕蠕以阚伯周为高昌王,其称王自此始也。

嘉死,赠镇西将军、凉州刺史,子坚立。于后,关中贼乱,使命遂绝。普泰初,坚遣使朝贡,除平西将军、瓜州刺史、泰临县伯,王如故,又加卫将军。至永熙中,特除仪同三司,进为郡公。后遂隔绝。[4]

北周

大统十四年,诏以其世子玄喜为王。恭帝二年,又以其田地公茂嗣位。武成元年,其王遣使献方物。保定初,又遣使来贡。[5]

隋朝

大业四年,遣使贡献,帝待其使甚厚。明年,伯雅来朝。因从击高丽,还尚宗女华容公主。八年冬归蕃,下令国中曰:“夫经国字人,以保存为贵,宁邦缉政,以全济为大。先者以国处边荒,境连猛狄,同人无咎,被发左衽。今大隋统御,宇宙平一,普天率土,莫不齐向。孤既沐浴和风,庶均大化,其庶人以上皆宜解辫削衽。”帝闻而甚善之,并下诏。[6]

唐朝

惠表武德二年,伯雅死,子文泰嗣,遣使来告哀,高祖遣前河州刺史朱惠表往吊之。七年,文泰又献狗雄雌各一,高六寸,长尺余,性甚慧,能曳马衔烛,云本出拂菻国。中国有拂菻狗,自此始也。太宗嗣位,复贡玄狐裘,因赐其妻宇文氏花钿一具。宇文氏复贡玉盘。西域诸国所有动静,辄以奏闻。贞观四年冬,文泰来朝,及将归蕃,赐遗甚厚。其妻宇文氏请预宗亲,诏赐李氏,封常乐公主,下诏慰谕之。

文化

宗教

汉族传统文化在高昌占统治地位。俗奉天神,兼信佛法。十六国时期,祆教已在高昌流行,但佛教在高昌一直受到尊崇。道教也有一定的影响。

另据文献记载,高昌自古即流行佛教。从国王到百姓笃信佛教,曾有“全城人口三万,僧侣三千”的记载,可见高昌国的佛教香火之盛。

前秦建元十八年(382年)高昌国师鸠摩罗跋提就曾向苻坚献梵本《大品经》一部。弘始二年(400年),法显西行途经高昌时,也得到供给行资,顺利地直进西南。当时也有高昌沙门道晋、法盛等游历西域。并有沙门法众、沮渠京声等从事译经。由此可见这时高昌佛事已经非常兴盛。

麴氏王朝成立后,佛教受历代诸王保护,佛法隆盛。当地统治者也极为尊崇佛法,如高昌王麴伯雅听沙门慧乘讲《金光明经》,竟以发布地,请慧乘践之。唐太宗贞观三年(629年),高昌国王麹文泰迎来了大唐帝国西行取经的玄奘法师。玄奘西游时,国王麴文泰率全城欢迎,热情款待,并请求永留其国。麴文泰坚决挽留,玄奘绝食数日,才获准允其西去。但是,还坚留玄奘讲经一月,并度四沙弥以充给侍,又赠送法服、黄金、绫绢等物,派遣二十五人、马三十匹,为之送行。又写信给龟兹等二十四国,恳请护卫玄奘法师。从这些方面,可以知道当地崇信佛法不遗余力。但史籍中记述寺院情况不详,《名僧传》记载︰约当太和年间(477~499),高昌有仙窟寺、尼寺都郎中寺。《西州志》残卷记载︰柳中县界至北山二十五里之丁谷窟,有一寺一禅院;又前庭县界山北二十二里之宁戎谷有窟寺一所。回鹘时也盛行佛教,宋乾德三年(965)十一月,西州回鹘可汗曾遣使僧法渊,到京城献法牙、琉璃、琥珀盏。雍熙元年(984年),王延德自高昌还,在《行记》中谈到高昌尚有佛寺五十余所,都是唐朝赐额,寺中备有《大藏经》。又有摩尼寺,寺中皆有波斯僧徒。一直到元、明之际,高昌一带仍奉佛有僧寺。及回鹘移住后,除潜信摩尼教外,亦信奉佛教、景教、祆教等。

十九世纪以后, 经多次考古探险,出土无数佛像、佛画,与梵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