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进口替代政策(1 / 3)

    进口替代政策是南华共和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主要实行的政策。主要是通过政策保护国内产业减少对进口商品的依赖,让南华的工业得到发展。

    当时,以李崇文为首的复兴军刚刚在安南(北越)和澜沧(老挝)站稳脚跟,国内的经济基础薄弱,工业体系残缺。

    而且法国人在安南和澜沧并没有多少建设,复兴军和法国人的战争进一步摧毁了为数不多的基础设施。

    复兴军虽说搬空了八桂重要的工业设备,但是桂系在八桂的建设主要是以农业为主,工业的建设比较薄弱,而对南华共和国工业化建设有用的就更少了。

    1949年八桂的工农业总产值为11.4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仅1.6亿元,占14%,而农业占比高达72.3%,服务业占11.2%,呈现典型的一农业,二工业,三服务业的结构。

    而且工业都是以手工业为主,占工业总产值的91%,仅有少量小规模工厂,如榨油、造纸、碾米等初级加工业,缺乏现代工业体系。

    这导致复兴军和移民在安南安顿下来后,朝鲜战争爆发前的这一段时间内,南华的人均收入仅为67美元。

    如果不是南华给每个华人移民都分了土地,失业率不知道会飙升到多少,局面也不会快速稳定下来。

    南华政府为了快速发展国内的经济,选择依赖鹰酱援助,同时通过进口替代政策减少对进口商品的依赖,保护国内产业。

    在冷战格局下,鹰酱为拉拢南华对抗兔子,提供大量经济援助,并支持南华共和国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在1950年到1955年,鹰酱的商品占南华进口额的80%。

    南华共和国的市场狭小,人口不到4000万,进口替代政策是可以在短期内提振工业、保障就业的有效手段。

    所以,在南华共和国实行一五计划的期间,进口替代政策保持不变。

    南华政府竖起高关税壁垒,对非耐用消费品(不包括粮食)和中间产品征收高达200%的关税,限制进口竞争。

    实行进口配额制度,严格限制关键商品,如钢铁、化工原料的进口量,优先保障国内企业原料供应。

    南华政府还制定汇率政策,人为高估南元的汇率,降低进口设备成本。这也加剧了出口商品的竞争力下降,不过出口商品并不是一五计划的重点,所以南华政府对于这一缺点并不在意。

    而且南华当时的外汇收入主要是鹰酱的军需订单,其他方面的出口几乎为零。

    在朝鲜战争期间,南华政府向国有企业提供低息贷款,支持纺织、水泥等轻工业发展。还通过鹰酱的援助引入基础工业技术,建立电力、煤炭、钢铁等基础设施。

    进口替代的政策配合一五计划的实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