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从今往后,我们不能再乘坐同一班飞机。(2 / 5)

找证据,其实它们一直在等我们开口。”

    为了验证这一理论,团队联合民俗学者走访世界各地古老部落。在蒙古草原,牧民讲述祖先葬礼上的“风语仪式”:亲人离世后,族人会在高岗上悬挂五彩经幡,诵念名字三天三夜。“风会带走话语,吹进星辰。”而在亚马逊雨林深处,土著巫医指着一棵千年巨树说:“这棵树听过太多告别,所以每年开花时,花瓣落地的声音都像人在说话。”

    最令人动容的是西藏阿里的一座古寺。喇嘛带领众人进入地宫,在一尊铜佛腹中取出一只陶罐,罐内封存着三百年前一位高僧圆寂前录下的心经诵读。当现代仪器将其转化为声波图谱时,科研人员惊愕发现??背景噪声中竟叠加着数百个不同年代的人声低语,内容全是“师父,我来了”。

    “这不是录音。”苏晚低声说,“这是集体信念形成的场域效应。只要有人相信‘你能听见’,你就真的能被听见。”

    与此同时,顾承渊的生活也发生了缓慢却深刻的改变。他辞去了跨国集团CEO职位,转而成立“静默基金会”,资助全球范围内的记忆传承项目。每个月,他都会亲自前往一所临终关怀医院,陪护即将离世的老人录制人生最后的记忆片段,并亲手将回声晶体交予家属。

    有人质疑他是在赎罪,他只是摇头:“我不是为了弥补什么。我只是终于懂了,真正的陪伴,不在于你是否到场,而在于你是否愿意承接对方的重量。”

    一次探访中,他遇见一位阿尔茨海默症晚期的老教授,已无法认出子女。护士说,老人唯一记得的事,就是每天清晨要给妻子送一朵玫瑰??尽管妻子早在二十年前就已去世。

    顾承渊默默买来一束红玫瑰,放在床头。第二天清晨,老人醒来第一件事便是拿起花,颤巍巍走向空荡的门口,轻轻放下,然后回到床上继续沉睡。

    第三天,顾承渊提前守候。当老人再次起身捧花出门时,他跟了上去。

    走廊尽头是一面镜子。老人站在镜前,凝视良久,忽然笑了:“你今天怎么穿这么素?平常不是最爱蓝裙子吗?”

    镜中只有他自己苍老的脸。

    可那一刻,顾承渊清楚看见,老人眼中映出的,是一位穿着淡蓝长裙、笑容温婉的女人。

    他没有打扰,只悄悄录下全过程。当晚分析视频时,AI语音识别系统从老人模糊的呢喃中提取出一句完整的话:

    >“别怕黑,我一直都在。”

    这句话,与“我说,你在”拥有98.6%的情感编码相似度。

    他连夜驱车赶到念星的新实验室,将U盘递给她时手还在抖:“这不是病,也不是幻觉。他在用自己的方式维持联结??哪怕大脑忘了世界,心还记得爱。”

    念星看着数据流,眼眶渐红:“所以记忆不是脑细胞的排列组合,而是灵魂刻下的轨迹。就算肉体崩解,只要还有一个人愿意回应,那条路就不会断。”

    他们决定将这项研究命名为“心痕理论”(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