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天命归秦文驭武,军功泣血谏祖龙(2 / 3)

扶苏站在殿中,身体却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

似乎有所悟,但却又有所困惑,天幕上的一切,都在刷新着他的认知。

天幕画面,则是随着女主播的话语持续。

“《秦礼》的诞生,并非简单的恢复古礼,而是结合了先秦诸子的精华,汇聚法、儒、道、墨等诸多理念,确立了‘以民惟本,天下为公’的华夏天命观。”

小紫苑的声音响起,“它解答了帝国因为什么而建立,权力为谁而用的问题,更是为大秦帝国注入了统一的灵魂还有核心价值。”

随着天幕画面变动,所有人都注意到了一套严密而新颖的制度。

这一切,就在曾经天幕提及过的‘察举任官法’。

‘察举任官法’的作用,让地方举荐士子,进入到大秦的学府学习研究。

而在一年一度的‘大考’来临时候。

各个郡县的士子,不论出身寒微还是贵胄,都汇聚于指定的考场。

士子们会根据不同的科目——明经、明法、明算、明农逐一进行笔试、策问。

三省六部之一的吏部官员,就可以经过严格巡考,试卷在糊名眷录下,最终金榜上挂。

上榜者欣喜若狂,寒门子弟也能过鱼跃龙门,获得更大的重用。

“依赖于选拔、培育士子的《察举任官法》,最终形成了极为严格的‘大考’制度。”

这一刻,女主播的话语带着激动,毫不吝啬自己的称赞之语,“这是打破了出身壁垒,能够最大的限度以才学能力为标准,让天下士子能够公开、公平竞争的制度。”

“‘诸夏’的概念,自此彻底在大秦帝国第一代‘大考’士子开始,逐步的清晰,自发维护大秦的‘大一统’!”

光影流转,画面中很快就展现出了不同的画面。

他们有的是原来赵地的律法人才,也有齐地的算学高手,更有楚地的水利让才。

但是在官服当中,他们佩戴着的都是统一的‘秦吏’标识。

他们朝着各地宣讲的,都是《秦礼》的精义。

“统一的文化认同和高效的官僚体系下,‘秦人’的概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