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过信封。刹那间,整座庭院爆发出强烈的记忆回响??
画面展开。
年轻的男子坐在灯下,面容清俊,眼神温柔。他手中拿着一枚玉佩,上面刻着“守”字。窗外春雨淅沥,屋内炉火微红。他正在写一封信,笔迹工整而深情:
【若此生可择,我愿为良人,执子之手,共看山河静好。】
门外传来脚步声,一名女子推门而入,披着湿漉漉的斗篷,发丝贴在脸颊上。她是所夜之的母亲,但比记忆中的模样更年轻,眼中还带着少女般的光芒。
“你终于回来了。”男子起身迎她,替她解下斗篷。
“我去了边境。”她喘息未定,“他们……他们杀了村子里的所有人。三百七十二口,连孩子都没放过。而下令的,是你父亲的亲卫队。”
男子脸色骤变:“不可能!父亲一直主张仁政,绝不会……”
“证据在我手里。”她将一卷竹简放在桌上,“血书名单、军令印鉴、还有目击者的供词。这不是误会,是清洗。他怀疑我们这一支血脉有异心,所以先下手为强。”
男子颤抖着翻开竹简,一页页看过,手指逐渐发白。最后,他抬起头,声音沙哑:“你说这些,是想让我做什么?”
“离开。”她握住他的手,“跟我走。我们可以隐姓埋名,去远方生活。只要你还在,我就还有希望。”
他沉默良久,最终摇头:“如果我走了,谁来阻止他继续杀人?如果我不站出来,岂不是默认这一切合理?”
“可你会死!”她哭喊,“你以为你能改变什么?你只是个文官,没有兵权,没有靠山!”
“正因为我是他的儿子,我才不能逃。”他缓缓站起,将玉佩放入她掌心,“拿着它走吧。无论发生什么,记住??我从未后悔爱你。”
第二天清晨,他在朝堂之上当众揭露罪行。
百官哗然,帝王震怒。
三日后,他被削去爵位,流放北境。
五年后,北境暴乱,叛军拥立他为王。
十年后,他率铁骑南下,焚城破庙,血洗皇都。
史书记载:逆子弑父,屠尽宗族,乃天下至恶。
可只有那封未送出的信知道??他曾多么努力地想做一个好人。
记忆消散。
庭院重归寂静。
所夜之跪坐在地,泪水滑落,砸在信封上,激起一圈涟漪般的光晕。
“原来如此……”她喃喃,“他不是堕落了,而是被世界逼到了绝境。每一次选择善,都被现实撕碎;每一次坚持正,都换来更多死亡。到最后,他只能用极端的方式去终结极端??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