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条件的初步改善,像是一剂强心针,让天工苑这个小团队士气高涨。但赢昊很清楚,这些“小打小闹”远不足以支撑起“天工苑”的名头,更无法兑现他在始皇面前画下的“大饼”。是时候啃硬骨头了——首要目标,便是实现造纸术的突破。
对于造纸的基本流程,赢昊凭借穿越前的常识,有个大致的印象:无非是取材、沤制或蒸煮、捶捣、抄造、干燥这几个步骤。但“知道”和“会做”完全是两码事,具体的材料配比、工艺细节、火候掌控,对他这个理论派来说,是一片空白。
“没关系,科学探索嘛,就是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赢昊给自己打气,内心OS:“爱迪生发明电灯还失败了几千次呢,我这才哪到哪!”
他首先面临的是材料选择。记忆中,早期造纸多用树皮、麻头、破布等富含植物纤维的东西。破布在宫里属于管制物资,不易大量获取,而且过于零碎。树皮和麻头相对容易些。咸阳宫苑林木众多,修剪下来的枝条树皮不难找,麻头也可以从负责织造的官署那里申请一些。
在鲁午的帮助下,他们很快弄来了一批桑树皮、一些苎麻的麻头,还有少量作为对照的破布条。
第一步,处理纤维。赢昊记得需要把原料中的木质素、果胶等杂质去除,使纤维分离。最原始的方法就是沤制(用水长时间浸泡发酵)或蒸煮(加碱液加速反应)。考虑到时间和效率,赢昊决定先试试蒸煮。
他指挥内侍们砌了一个简易的灶台,架上从少府领来的大陶釜。将捣碎的树皮、麻头分别放入不同的陶釜中,加入清水,然后便是关键一步——加入碱液。有了制作肥皂的经验,获取草木灰碱水已是轻车熟路。
“公子,加多少?”负责烧火的白芷看着赢昊端着一碗浓稠的碱水,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