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高拱连忙打开信。
上次李时珍在用血吸虫验证了微虫致病说后,就和苏泽建立了书信联系,两人也会讨论一些医学上的问题。
苏泽给了李时珍很多启发,现在的李时珍,都放弃了编写医典的计划。
而李时珍的新目标,是开设一座医学院。
“以实学教授医学?”
高拱皱起眉,李时珍要开设学院?
医生设馆教授弟子,这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但是这种一般都是师徒父子传承,这种类似于匠人传承的方式。
也有李时珍这样的编写医书传之后世的,但是这类的医书往往都是工具书,并不是启蒙的教材。
但是信中李时珍的意思,要在金陵城建造一座专门招收弟子,传授医学的医学院。
这听起来怎么像是书院了?
如果不是李时珍,高拱大概会觉得这是天方夜谭。
苏泽说道:
“师相,您不知道,在我老家苏州府,一名精湛的医者,每年收入可达五十银元,小有名气的医者,一年收入可达百元以上。”
这下子就连高拱都有些惊讶了。
一个七品知县,一年名义上的俸禄也就是四十多银元。
大明的官员俸禄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