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张航的心中,重新燃起了“创业热忱”,他立誓要把整个新基地控制区建设成远东地区最宜居的势力。
至于接下来,他将目光投向了更靠北的区域。
为了增强对新基地控制区的存在力度,张航派出了三分之一的民兵和领导,由程杰亲自带领,深入到逐村逐户,进行排查走访。
在张航看来,群众是新基地的基石,没有他们的支持,没有收获的一斤一斤的粮食,炼制的一块一块的钢铁坯子,还有一个一个的兵员,新基地绝无可能坚持到现在。
因此,增强组织力,深度扎根以卫星城为主的乡村地带,挖掘潜能,成为了当务之急,毕竟,云城的重建需要卫星城和广大乡村的持续输血。
“老乡,添麻烦了。”
每到一处,程杰都会对当地村落的负责人先说出这样的话,之后,再进行相应的补给和休整。
这一次,大军前往的,是榕城附近的二道沟子村。
程杰对这里并不陌生,从敌对到和解再到互信,经过不懈的努力,二道沟子已经成为了新基地基层组织不可或缺的一员。曾经在张航面前悲愤的村长,如今却笑开了花。
要是问“问新基地”为这些基层乡村带来了什么,除了在核污染环境下的农耕技术和资源的补充。
还帮助他们修建了更好的住所,提供了先进的空气过滤和滤水装置,让幸存者们能够在舒适的环境下生存下去。
有了充足的生存保障,才能够让广大的乡村安心的成为新基地基层组织的一部分,“互帮互助”自然成为了主流。
“村长,我们来,添麻烦了。”
程杰紧紧握住村长的手,激动地说道。
“不会麻烦不会麻烦,我可是很高兴呢。”村长笑着回应。
“房子住的还行吧。”
“好极了,舒坦得很啊。”
“有什么困难您就说,我们一定尽力解决。”
“别说,还真有一件事。”村长面色凝重。
即便是乡村,也是据点,不代表在这片土地上没有死角。恰恰相反,“死角”遍地都是,但秉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只要不威胁到村子的安全,往往村民们都不会理会。
“有一回,我从榕城开会回来,时间晚了点,在一个小山坡的后面,见到了几个灰皮肤的人。除了灰皮肤,还有红眼睛,实在是太吓人了,”
从村长的描述中,很明显,是蓝种人。
难道他们都已经渗透到这么深了?
程杰感到异常意外,他将村长拉到一边,经过了解他才知道,这不是村民们第一次在附近遇到蓝种人了。
“您知道三年前我们和这群人打过仗吧。”程杰问村长。
“怎么会不知道,当时动员了大伙给前线送粮送药。”
“那见到蓝种人,为什么不上报呢?”
“我们平时根本不出村,也不敢和他们打交道。”
此时程杰明白了,正是对于大量“死角”的清剿不利,才是基层乡村缺乏安全感的主要原因。
在反馈给张航之后,他授权程杰进行一次彻底的“杀虫行动”,目的很明确,全面扫清危害新基地控制区的各路威胁。
其中,就包括当年曾经差点让阿辰丧命的那个兵工厂。
此番到访,民兵们通过拉网式的进攻,将盘踞在这里的所有蓝种人全部剿灭。不仅如此,他们还拉了一车一车的武器,以及机械设备和原材料。
更重要的是,民兵们在这里,甚至找到了一个思维清晰的蓝种人。
这让程杰兴奋不已,他立即派人将其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