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我从未想过能够目睹如此奇观;我理所当然地以为,只有天文学家的巨型望远镜才能窥得土星的面貌。但是十五岁的时候,我发现另一项惊人事实,简直不敢相信。”
“什么?”我问。这时,我已经不介意早餐时间被打扰;这位同伴看来无害,而且他毫不掩饰的热情让我备感亲切。
“我发现只要花上几块钱、几周时间,任何傻瓜都能在厨房自制天文望远镜。这对我有如天启!和当时成千的孩子一样,我也从公共图书馆借英格尔斯的《业余望远镜制作》回家照做。告诉我……您自己做过望远镜吗?”
“没。我是工程师,不是天文学家。我半点头绪也没有。”
“若照着步骤来,其实非常简单。首先,找到两片约一英寸厚的玻璃。我用五十美分向船具商买了边缘有些破损的旧舷窗玻璃。接着,将其中一片固定至坚固的平面上,我用的是立起来的旧酒桶。
“接下来,要买几种不同粗细的金刚砂粉,从最粗糙的开始,渐渐换成较细的粉末。先放一些最粗的金刚砂粉在两片玻璃之间,以一致的力道打磨,再慢慢开始画圆。
“知道会发生什么事吗?上方那片玻璃会被金刚砂粉切削、变凹,加上画圆的动作,玻璃会慢慢变成圆弧凹面。等到用最细的金刚砂粉磨完,就能进行几项光学测试,确定曲度正确。
“再来把金刚砂粉换成抛光用的研磨剂,磨到出现平滑光亮的表面,根本看不出是自己做的。下个步骤有点麻烦,要把玻璃制成银镜,才能反射光线,得照着书中指示到药房调些化学药剂。
“我还记得看着那一小块玻璃表面形成银色薄膜时有多么兴奋。称不上完美无瑕,但堪用了,就算拿帕洛马山上的仪器跟我交换,我也不肯。
“我把镜片固定在木板的一端;其实没必要把透镜装进镜筒中,但我还是用纸板包住银镜周围,遮蔽散射光。目镜部分,我用几分钱从旧货行买到一个小型放大镜片。算起来,我花在望远镜上的钱不超过五美元;虽然,对那时的我而言,这仍是笔大数目。
“我们那时住在纽约第三大道,家里经营着一家破败旅馆,造好望远镜后,我拿到屋顶测试。那时,各栋建筑的屋顶都插满电视天线,像丛林似的。我花了些工夫才让镜面与目镜对齐,因为一一按书上指示完成、没有出错,望远镜便成功了!以光学仪器而言,我的望远镜大概挺烂的,而且我才第一次尝试。不过,望远镜至少能放大五十倍,我等不及用它来观星!
“我查了天文历,得知那天日落后土星会高挂于东方。天一黑,我马上又跑回屋顶,在两个烟囱间架设我以木头与玻璃组成的疯狂装置。当时已是深秋,我却一点也不觉得冷。因为当时繁星满天,且全都归我所有。
“我利用望远镜视野中第一颗星仔细调整焦距,尽可能精确,接着便开始寻找土星。我发现,原来用没有底座的反射式望远镜寻找目标那么困难。但不久,土星掠过了视野。我把望远镜往这里扭个几英寸,那里扭个几英寸,然后就看到了它。
“土星看来仍很小,但完美无瑕。我大概有一分钟都忘了呼吸;简直不敢相信我的眼睛!看了那么多张图画,我竟然看见土星本尊。它像玩具般挂在太空中,土星环向外倾斜,环面微微朝向我。就算过了四十年,现在我还记得那时心想,‘看起来好假!好像圣诞树的装饰品!’土星左侧有一颗发光的星体,我知道那是泰坦星。”
他停顿了一下,那个片刻,我们俩应该想着同样的事。对我们而言,土卫六不只是土星最大的卫星、天文学家才看得见的星体,而是奋进号曾经登陆的险恶环境,我有三名队友长眠在那个孤寂的世界,人类亡者最遥远的安息之所。
“我不知道盯着土星看了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