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卡鲁斯[1]的夏日(2 / 6)

了何事。他原本在第一百四十五号检查站更换地震仪的发射器;该检查站比周围地形整整高了九十英尺,因此别名为“珠穆朗玛峰”。这项工作简单明了,即使需遥控太空舱机械手臂也难不倒他。谢拉德的操纵技术高超,金属手指绑绳结的速度与有血有肉的手指不相上下。他花了二十多分钟完成更换,无线电地震仪便开始继续发送信号,监控伊卡鲁斯随着距离太阳越近、越来越频繁的微小地震与颤动。想到自己为研究记录添了一大堆资料,谢拉德不禁微微感到满足。

确认完信号,他谨慎地更换仪器周围的遮阳幕。难以相信这样两层不比纸片厚的金属箔片,看似弱不禁风,经过抛光,竟可将几秒内可熔化铅和锡的大量辐射折射出去。第一层遮阳幕的镜面可反射掉九成阳光,第二层遮阳幕则将剩余阳光再反射出去,最后抵达仪器那端的热能已经不至造成伤害。

谢拉德已向研究船汇报工作完成,收到船方确认,准备启程返航。普罗米修斯号挂着明亮的泛光灯(若无照明,小行星的夜侧将漆黑一片),于天空中闪耀,要不看见也难。船体距离地表仅两英里,伊卡鲁斯的重力又相当微弱,若谢拉德穿着登陆行星专用、腿部可伸缩的太空服,光用跳就能回到船上。不过太空舱的低动力微型火箭也能在五分钟内轻松抵达。

谢拉德以陀螺仪校准太空舱方位,将后端喷射火力调至第二段,按下发射。他脚部某处传出猛烈爆炸声,他急速远离伊卡鲁斯……却不是朝着太空船的方向。肯定是哪里出了大错。他被甩到太空舱的一端,够不到控制器。只有一个喷射火箭在运作;他边转圈边划过天空,推进装置失去平衡,太空舱越转越快。谢拉德试着关掉推进装置,但他已晕头转向,好不容易够着控制器时,第一反应是按下全速前进,反而使情况更糟,像新手驾驶要踩刹车却踩成油门。他只花一秒钟就修正了错误,关掉喷射火箭,但此时太空舱已无法停止旋转,繁星皆绕成了光环。

一切发生得太快,谢拉德来不及害怕,也来不及向太空船汇报状况。他放开控制器;再碰也于事无补。他必须仔细驾驶,两三分钟后才可能使太空舱停止旋转;而颠簸中数次瞥见的岩石,显然表示他没有那么多时间。谢拉德记得太空人员手册封面的建议:不知该怎么做时,就什么都别做。伊卡鲁斯朝太空舱落下、群星全灭时,谢拉德仍遵循这项建议。

太空舱竟未破裂,他还不需在太空中呼吸,实为奇迹。(但三十分钟后,当舱内的隔热功能开始失效,他倒有点希望能够“透气”……)当然太空舱仍有几处损伤,舱体上方塑料圆顶外的两个后视镜都断了。所以,他若要查看后方,就得回头看。无线电只传来微弱的杂音,通信可能已经中断,剩下零件内部的声响。他完全孤独一人,与其他人类断了联系。

此般境地确实令人绝望,但他仍有一线希望之光。即使无法启动太空舱的推进火箭,也不代表他已经没救,因为机械手臂还能移动。(据他推测,右舷马达应该是回火了,导致燃料管线破裂,虽然设计师说这种事故不可能发生。)

不过,该往哪个方向爬呢?毕竟,他已经完全丧失方向感;就算原本是从珠穆朗玛峰启程,现在也可能距离出发点好几千英尺了。在这小小世界,没有明显的地标可供辨认;普罗米修斯号不断下沉的星光是最好的指引,若能使太空船一直保持在视线范围内,就较可能安全。若船上的人还没发现他出事了,再过几分钟也会察觉。然而,没有无线电通信,谢拉德的同伴们须耗费不少时间才找得到他。伊卡鲁斯面积再小,要寻遍十五平方英里既险峻又荒凉的无人地带找到一个十英尺长的圆柱体,恐怕得花一个小时——这表示,他最好想办法不被致命的阳光追上。

他将手指伸进机械手臂的控制器中,义肢便在舱外险恶的真空中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