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永不停息地运行着的摇篮里[1](2 / 3)

的地平线以下。基地的加压圆顶距离发射场址约十公里,由空中缆车连接。游客最喜欢搭空中缆车了,只可惜缆车建设为月球地景带来如此破坏。

拓荒早期的生活较为简陋,并无那些月球居民现在视作理所当然的奢侈。中央圆顶的公园与湖景皆为空想,仍只存于建筑师图纸上;就算当时便建成,我们也无暇享受,战神计划已占去我们醒着的所有时间。这个计划将是人类太空史上首度跃进;月球对那时的我们而言,不过是地球的郊区,或为朝着真正有意义的目标前进的垫脚石。齐奥尔科夫斯基的名言可说是我们信念的完美体现,我将这句名言挂在办公室,拜访我办公室的人都能看见: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

但人类不能永远活在摇篮中

(什么?噢不,我当然没见过齐奥尔科夫斯基!他一九三六年过世时我才四岁呢!)

前半生在秘密中度过,能自由地与来自世界各国的人共事,一起投入全球倾力支持的任务,令人为之振奋。我的四位主要助手分别来自美国、印度、中国与俄国。能不受安保之名限制,摆脱国家主义恼人的繁文缛节,我们常感到幸运。尽管各国人员彼此仍保有竞争意识,此般良性竞争更提升了工作品质。我有时会对记得过往苦日子的访客夸耀:“月球上没有秘密。”

不过,我错得离谱。月球上确实有个秘密,就藏在我的面前——在我自己的办公室里。若不是因为战神计划种种琐事令人焦头烂额,难以看清全局,我理应看出端倪。回顾起来,当时的确有各种迹象与警讯,但我并没注意到。

确实,我隐约注意到我年轻的美国助手吉姆·哈金斯越来越心不在焉,好像有什么心事。偶尔一两次,我必须指出他的细小失误拖累了效率,他总是看起来大受打击,向我保证绝不再犯。他是那种美国量产的典型大学毕业生:体体面面,通常相当可靠,但才华不特别突出。他已在月球待了三年,也是非必要人员禁令解除后率先把妻子接至月球的人之一。我一直不太明白他怎么办到的,想必动用了不少人脉;不过话说回来,他也不像会卷入全球大阴谋之中的人。怎么?对,我说的是“全球大阴谋”。不,比那规模更大,可以一路追溯至地球。有几十人牵涉其中,直通太空航空管制局高层呢。他们竟能保密至此,什么消息都没泄露,简直是奇迹。

日出以来已过两个地球日[6]。太阳缓缓升起,再过五天才会日正当中。动力装置已安装好、船体结构建造完成,我们已准备好针对阿尔法号引擎进行静力试验。平原上除了船体并无他物;比起太空船,阿尔法号看来更像建造到一半的炼油厂。对我们而言,它所代表的未来却美丽至极。那时的气氛极其紧绷;从来没有人操作过如此规模的热核融合引擎,尽管我们已做好所有可能的安全防护,仍不能保证万无一失。若任何环节出错,战神计划的进度将延宕数年。

测试已经开始倒数。哈金斯这时却急匆匆跑来找我,脸色苍白。“我必须马上回到基地,”他说,“有非常要紧的事。”“比这个试验更要紧吗?”我语带嘲讽地反问,大感不悦。他迟疑了一阵,欲言又止,才回道:“我想是的。”“好吧。”我说,他随即离开。我大可质疑他,但身为主管必须信任下属。我回头往主控台走去,仍相当不高兴。我受够了这个阴晴不定的美国青年,决定要求高层把他调走。但还是很奇怪,他和其他人一样投入,都非常重视本次试验,现在却搭上缆车,急着回基地去。圆弧形的缆车车厢距离最近一座缆塔只剩一半路程,沿着几乎看不见的缆索前进,活像一只长相怪异的鸟,低空划过月球地表。

五分钟后,我的心情更差了。一组重要数据记录仪器突然故障,整个试验必须延后三小时进行。我气冲冲地在库房里走来走去,对每个愿意听的人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