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这点不好办,孩子身上流着夫家的血,夫家不会让孩子跟着母亲走。”
为了传宗接代,民间自行有了典妻制度,又怎可能将到手的后代拱手让人。
苏策丽想了下,道:“那便以实际情况来安置吧。十五岁以上的孩子已经有养活自已的能力,不需要纠结以后的生活。”
“十到十五岁的孩子有分辨能力,由他们自已选择是否跟着母亲改嫁;五岁以下的孩子不需要考虑,直接跟着母亲走;”
“五岁到十岁的孩子需要夫家给予一定的保证,比如每月会有最少两百文钱花在孩子身上,若是做不到,便让孩子跟着母亲走。”
“当然,跟着母亲走的孩子若无夫家的同意,不可以给孩子改姓,这样一来,夫家的后代保留了,孩子的归宿也有了。”
来宝这边,杜平给来宝上完药,看着趴床上的来宝,道:“来宝,你时常跟在爷身边,这么不谨慎,我怎么放心得下。”
来宝蔫头耷脑道:“是我疏忽了,害爷和福晋名声有损。下次不会再犯了。”
杜平耐着性子道:“一顿打下去,能让你沉静些也好。主子有难处,我们是要喊救兵,只是你也得抬头看看周边的情况,不能什么话都张嘴就嚷嚷。”
有了方向,张翮鹏着重冥婚方向,果真查出很多猫腻,因冥婚而得贞节牌坊的占比极重。
张翮鹏在朝堂上当众细数贞节牌坊下掩藏的各项阴私。
张翮鹏:“……,皇上,民间为了得到一块贞节牌坊,手段尽出,无数人因此丧命。”
“臣恳请皇上重罚使用手段得到贞节牌坊的人家,收回贞节牌坊,还民间女子一份安宁。”
康熙:“贞节牌坊不宜再发下去,取消所有烈女、无子嗣烈妇及因冥婚而取得的贞节牌坊,彻查余下的贞节牌坊,凡因行凶而得的贞节牌坊一律砸去。”
“将所有使用非法手段取得贞节牌坊的人家抄家,流放兴州;当地县令抄家,革去功名,三代不得参加科举;所有知府抄家,官降三级留用。”
一干朝臣跪地高呼:“皇上圣明。”
康熙:“诸位爱卿起来吧。没有贞节牌坊帮扶,民间寡妇生活不易,诸位爱卿可有解决之法?”
张翮鹏再次出列道:“皇上,臣提议鼓励寡妇替夫守孝三年后再嫁,民间很多男子因娶不上妻,兴起了典妻制度,有违常伦。”
“与其让典妻制度流传下去,臣以为让寡妇再嫁,更符合纲常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