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总说山有灵性,能护佑住在山里人。”李景隆唇边漾开一抹轻浅的笑,像是心里有了定数,“可真正护着人的,从不是山的名头,是住在山里的人,心里有没有那点撑得住事的东西。”
“我父岐阳王当年镇守北平,府邸不过三间瓦房,却让北元铁骑不敢南窥,靠的不是宅子,是他手里的银枪,和心里的那份忠!”
“从太祖外甥到太祖义子,挣得与诸王平起平坐的资格,才有了今日的李家。这份荣耀从不是与生俱来,是父亲一枪一枪拼出来的!”
“如今,似乎该轮到我来守着这一切了。”
若栖霞山真有灵性,当年太子朱标怎会突染急病,年纪轻轻便撒手人寰?
他可以让步,可以妥协,可若有朝一日,威胁触碰到自己最在乎的东西,他便绝不会退缩,更不会任人宰割。
这是他在北境一次次浴血拼杀里明白的刻进骨头里的道理。
望着溪流中自己挺拔而坚韧的倒影,他忽然笑了。
他想起在北境时,福生与萧云寒分食一块冻硬的麦饼时,笑纹里结着冰碴;他站在燕军阵前时,身后是数万南军将士的甲胄,在日光下泛着凛冽的光。
那些日子,没有锦衣玉佩,没有流言蜚语,只有一件事——守住脚下的土地。
可他要守的,不只是北境边城,还有家,还有那些跟着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
徐辉祖望着李景隆,眉头不自觉地蹙起,只觉得此刻的李景隆,像极了一只亮出獠牙的猛兽,正在寻觅着靠近自己领地的猎物。
“钦天监天象之事,究竟是谁在背后捣鬼,徐兄可有风声?”片刻后,李景隆开口问道。
“还在查,始终没有头绪。可见背后之人,定是手眼通天的角色。”徐辉祖摇了摇头,神色凝重。
“手眼通天?”李景隆眯起眼,唇边浮起一丝冷笑,“那就断其双臂,毁其双目!我倒要看看,他究竟是何方神圣!”
“费尽心机对付我,无非是想抹掉我在北境的战功,可他们终究是看轻了我,真当我会迫于形势,束手就擒吗?”
京城里,能称得上手眼通天的,屈指可数,绝不会超过五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