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我军若全力出击,必有斩获!即便收复不了失地,也能让燕军损失惨重,届时再养精蓄锐岂不是更好?”
李景隆轻轻摇头,态度坚决:“不行,时机未到。”
“将军...”
“为何...”
“我意已决,此事不必再议!”众将还想再请战,却被李景隆冷声打断。
“诸位求胜心切,本将军感同身受。但此时主动出击,绝非上策。我自有安排,大家静候便是。”他顿了顿,缓声道,“朱棣麾下将领个个骁勇善战、身经百战,这些年驻守北境,多次与北元交锋,绝非易与之辈。”
“况且,他的麾下还有不少归降的蒙古骑兵,战力更是不容小觑!正面交锋,我军虽人数占优,却未必能讨到好处,必须另寻破局之法。”
“我并非畏战,只是不愿将士们白白送死。请大家信我,平定燕乱之日不会太远。诸位还是趁这段时日好生练兵,待日后一举剿灭燕逆!”
“从今日起,全军死守不出,加派人力巩固城防,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擅自行动!”李景隆沉默片刻,目光扫过众人,沉声下令。
厅内众将听罢,尽皆陷入沉默,脸上满是不解与质疑,更有人低声议论,说李景隆是怕了,甚至揣测先前化解真定之危的计策,或许根本不是他的手笔。
“安静!”耿炳文冷冷瞪了众人一眼,随即转向李景隆,面色依旧凝重,“将军这是已有别的应对之策了?”
李景隆笑了笑:“眼下还不能说,日后耿老自会知晓。”
研制火器的事,他瞒着所有人,一来不知能否成功,二来是怕走漏风声,万一传到朱棣的耳朵里,恐日后对他有所防范。
“好!”耿炳文略一迟疑,重重颔首,“既如此,便全按大将军的意思办。你们都回去好生练兵,不得懈怠!”
见耿炳文态度骤变,众将先是一愣,还没来得及发问,便见他摆手示意众人退下。
“等等!”
一直默坐一旁的王忠突然开口,脸色阴鸷如墨,目光如刀般扫过李景隆与耿炳文。
“公公还有吩咐?”耿炳文脸上笑意微敛,沉声问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