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月色之下熠熠生辉,冷艳不可方物。
刘备见那枪马,心中惊喜,却又不敢唐突,当下抱拳道:不才涿州刘备,敢问壮士前来相见,不知有何见教?
那大汉情不能已,却不回礼,一把扯住刘备手腕。
回身四顾,确定无人窥视,即将白龙马拉进馆驿,回身掩上大门。
刘备:来者莫非常山赵子龙!
大汉摘下斗笠,纳头便拜:子龙听从师父之命,在此相候多日,果然得见皇叔。
刘备又惊又喜:既是子龙,因何做此行状?
赵云:我在邺城颇多相识,尽是袁绍部下。
恐漏行藏,故此遮了脸面,皇叔休怪。
刘备心中酸楚,流下泪来,双手相搀:果是子龙,想煞刘备,几乎今生不能相见。
简雍:子龙来了,那就好了。
此处不是讲话所在,请到内室话。
刘备叫来驿卒,命将白龙马牵去后槽;与赵云携手揽腕进入内室,分别落座。
问道:与子龙徐州一别,七年不见,不料今日于簇相会。
我在许都听闻公孙瓒兵败身亡,担心子龙下落,却无处抓问,真是心急如焚,不可终日。
子龙快,这是从何而来?
赵云:往事一言难尽。
自与皇叔徐州别后,某回到邺城,随白马将军前后与袁绍数战,胜败未分。
其后适逢家兄不幸病故,某回乡理丧,被师父留在山上,复又学艺五载。
简雍:子龙枪法,冠绝下,再学五载,却是何意?
赵云:先生不知,师父早料到公孙将军必败,恐我在军中,徒逞血气之勇丢了性命,这才以授艺为名,强留我在身侧,不使我下山。
今闻皇叔与曹操作战不利,弃了徐州,这才令某前来邺城相候,命我今生相随皇叔,共扶汉室大业。
皇叔无恙,实乃赵云之幸!
刘备赞叹不止:左慈先生真乃世外高人,处处安排妥当,又难得子龙如此忠义。
刘备得此虎将相助,大业必成,此生再无遗憾矣!
简雍:皇叔否极泰来,又得豪杰相佐,何愁大业不成。
三人且且笑,几乎一夜不眠。
次日明,邺城县令已将粮饷备齐,请刘备到衙,当面交割已毕。
刘备押送粮队出城,令简雍前面带路,自与赵云在粮车之后。
赵云问道:主公此次到汝南受那刘辟之降,带了多少军马?
刘备苦笑:本初命我南下,不肯不分我一兵一卒。
只带了本部徐州兵两千余人。
赵云摇头:太少。
那刘辟本是黄巾出身,心胸狭隘,见我兵少,则必轻视于我,恐生他变。
请主公先行出城回营,某在邺城却颇有一些相识旧部勇士,早就不满袁绍,只恨不得明主相随。
我且留在城中半日,必引他们出城,相随主公。
刘备大喜,手抚赵云肩背:子龙于我患难之时来投,自此以后便是生死相交。
此处属于袁本初地盘,子龙此去心。
招不招来兵勇不妨,你定要全身出城,前来与我相会。
赵云满口应承,在马上将手一挥,以大帽遮住前额,竟自飞驰去了。
镜头转换,城外大营。
刘备吩咐粮官:将粮饷即时分派军士,随身背负行军,以免辎重迟滞行军度。
粮官应诺,分拨军粮已了,已是日上三竿。
刘备令三军列队,只待赵云归来开拔。
众军不知何故不行,不免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简雍令伍长在阵前立起一根丈二旗杆,并向三军宣喻:巳时三刻乃出征吉时,众军稍待,勿许喧哗。
众军闻听,止了议论,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