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集 董卓进京(7 / 9)

有不从者当场斩之,则威权之行,正在今日。

董卓听罢大喜,即命次日在温明园大排筵会,遍请公卿。

满朝公卿皆惧董卓威势,接到请柬,无人敢予拒绝。

自是战战惊惊,前来温明园中列座,违心恭维董卓功德,一时谀词如潮。

酒行数巡,董卓忽教停酒止乐,起身厉声道:吾有一言,你等众官静听。

众人放下酒杯,尽皆侧耳恭听。

董卓道:子为万民之主,无威仪不可以奉宗庙社稷。

今皇上懦弱不智,不若陈留王聪明好学,可承大位。

先帝在时便欲立陈留王,在座诸公人所共知。

若非何进违制而行,何有前日大乱?某依先帝心意,并奉太皇太后遗旨,欲废少帝,更立陈留王,诸位以为何如?

罢双目炯炯,遍视群臣。

在场文武诸官听罢,面面相觑,一时鸦雀无声。

只听澎地一声大响,一张桌案摔出翻倒,盘盏散落一地,座中一人昂然直出,立于筵前。

众臣视之,见是并州刺史、执金吾将军丁原。

董卓斜目睨视,喝问道:丁建阳,你有何话?

丁原大呼道:当今子乃是先帝嫡子,并无过失,你是什么东西,也敢轻言废立?

此言一出,座中群臣哄地一声,倒有一多半面呈赞佩之色,各自以目示意。

丁原仗着酒力,了这番豪言壮语,知道惹祸,言罢抽身就走,顷刻间已奔至园门。

董卓早知己言出口,必有人反对,但没想到竟是旧部丁原,一时怒气勃,怒叱道:顺我者生,逆我者死。

众武士,不要让那贼厮走了,与我拿下!

几个西凉军士闻命而出,挺戈上前阻拦擒拿丁原。

时迟,那时快!

早见从门侧里跳过一条壮汉,挡在丁原身后,手中大戟轻轻一划。

那几个军士稍经触碰,早已呼号倒地,伤臂折足,站立不起。

来者正是五原吕布。

当时拨倒众军,手持铁戟拥护丁原出门,无人敢当。

到了园门之外,早有并州刺史帐下从人牵过坐骑,簇拥二人上马而去。

董卓被丁原如此一闹,气了半晌,恨恨不已,转头又问百官:丁原叛逆朝廷,出言不逊,他日我必杀之。

适才吾之所言,诸公还有什么话?

座中一人长身立起,却是尚书卢植,正言厉色道:明公此论差矣。

昔太甲不明,伊尹放之于桐宫;昌邑王造恶,霍光告太庙而废之。

今上聪明仁智,并无分毫过失。

公又无伊、霍之才,何可强主废立之事?此为篡逆之举,绝不可校

董卓大怒,拔剑向前,想要手刃卢植。

卢植引颈待戮,只是冷笑不已。

座中急忙立起两人,却是侍中蔡邕、议郎彭伯。

蔡邕伸手,托住董卓持剑手腕;彭伯挡在卢植身前,躬身劝谏:明公不可。

卢尚书海内人望,门溶子遍及下。

今若害之,惟恐下震怖。

董卓闻言,本来不以为然;但扭头看那托住自己手腕者,竟是蔡邕,这才息怒,还剑入鞘,道:若非看在蔡侍中面上,今日断不饶此老儿。

蔡邕与彭伯联手救下卢植,当下将其劝出园去。

司徒王允趁机向董卓道:废立兹事体大,不可酒后相商,应择另日于公堂再议。

董卓一时无语可驳,于是百官皆散。

次日,董卓正与李儒商议下步行止,家仆飞报进府:丁原引军在城外,点名搦战。

董卓大怒,同李儒引军出迎。

两阵对圆之处,只见大将吕布正在军前驱驰,头顶束金冠,身披百花战袍,胸擐唐猊铠甲,腰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