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转换,青州平原郡。
平原相史弼独坐衙中,手中持观朝廷邸报,目含愤懑之色。
郡丞登堂,心问道:朝廷诏命下,举告钩连党人,催迫甚急。
今闻各郡国所奏党人相连及者多至百数,唯我平原独无所奏。
子震怒,已遣钦差特使,前来问罪矣。
史弼:此非子震怒,是阉竖震怒也。
我郡并无党人,岂可诬奏?
郡丞:然则钦差从事今已坐于传舍,立召本郡诸吏前去问话,大人将如何答对?
史弼:他有来言,我有去语,问便问罢,怕他不成!
于是便即召集阖衙诸吏,前往传舍,来见使,登堂施礼:参见从事大人。
使横扫平原郡诸吏一眼,最后盯住史弼,阴恻恻问道:子明下诏书,疾恶党人,旨意恳恻。
青州六郡,其五郡皆有党人,你平原以何治郡,而得独无?
史弼不卑不亢,施礼答道:先王疆理下,画界分境,水土异齐,风俗不同。
它郡自有,平原自无,胡可相比!
若承望上司,诬陷良善,淫刑滥罚,以逞非理,则平原之人,户可为党。
我为平原相,职责所在,有死而已,欲我构陷良善,所不能也!
使闻言大怒,立即命令尽收平原郡僚属下狱,并具折上奏,史弼不遵帝旨。
来日圣旨诏复:既逢党禁中解,可即释放平原郡僚属,只命史弼罚俸赎罪可也。
平原诸吏获释,因此遍传郡相史弼恩德。
因其违旨不举,郡中士让脱此难者甚众,也将史弼视为圣贤,感戴不已。
镜头转换,京城洛阳。
党锢既解,窦武遂向朝廷推荐四位名士,分别乃是沛人朱寓、勃海人苑康、会稽人杨乔、陈留人边韶。
桓帝召集四士廷对,对四人才华称赞不绝,甚为满意,皆都委以官职。
又见杨乔容仪伟丽,桓帝爱其才貌,欲以公主妻之。
杨乔固辞不得,绝食七日而死。
镜头转换,蜀中巴郡。
虽然已至八月仲秋,巴郡依旧酷暑不减,热浪逼人。
有郡人为避暑热,欲就村头池塘洗浴。
因见池水混浊,便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