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仅九个县,便有足足154万人口!
而陈国的土地开发率也几乎已经到达顶点,刘宠又哪里能给二、三十万流民分地
分本地百姓的地,只会进一步加剧矛盾。
而豪族老爷们的地,自然是不可能分给百姓的,他还要指望着这些人如昔日南阳郡支持世祖光武帝那般支持自己呢!
至于他这个陈王名下的田产,那就更不行了,没有了这些资产他如何募集兵丁、打造兵器、甲胄呢
执掌绣衣使者的贾诩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好计划,精挑细选了一批能说会道的绣衣直指,混入流民的队伍里鼓动长期被扣留的流民返乡,煽动流民与负责监管他们的兵卒不断发生矛盾,最终上升至流血冲突。
尽管流民队伍被镇压,但要监管三十万流民,总有漏网之鱼,今天这一处十几人,明天那一处数十人,潜逃的流民不在少数,甚至还有不少陈国籍贯的百姓也因为耕田数量不足以养活全家而逃离。
陈留郡便是在此情况下分到了一杯羹,数万流民涌向了17县合计87万人的陈留郡。
当然,大多数流民的第一志愿都是返乡。
但由于刘宠的扣留,流民们故乡的土地多半已经不归属于他们了。
毕竟朝廷也不可能向陈国确认,哪些人沦为了流民,哪些人是亡故,失踪者自然只能一律按亡故计,而后将土地进行重新分配。
各郡国都接收了一批重新回归百姓身份的黄巾贼,以及来自异地且愿意定居在此的流民,释放了少数人口密集郡国的人口压力,并充实了本郡国的人口。
而且愿意背井离乡的流民,除了河北的黄巾重灾区外,多半是在籍贯地并无多少土地的贫农和世家豪门的佃户,以及少量被未曾入籍的隐户,鲜少有富农和大地主。
既然家乡的土地已经被分配了,大多数从陈国逃离的流民在“加钱”的诱惑下,也都愿意留在陈留郡定居。
故而陈留郡反倒是适合张邈这种求稳的人担任郡守。
(3118字)
——
注1:茶泡饭:《中国烹调大全古食珍选录》写:“冒妾董小宛精于烹饪,性淡泊,对于甘肥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