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富则自古以来,穷则勒石刻碑(1 / 6)

第332章 富则自古以来,穷则勒石刻碑

汉兴二年,六月十八日。

辽东郡五官掾阳仪、兵曹掾柳毅率领一百五十名护卫,护送高句丽正使高仲满及使团一行,先是坐近海海船经渤海抵达河间郡海港,继而水陆兼程,一路风尘仆仆,终是抵达雒阳城外,望见了那巍峨的轮廓。

看着这座矗立于中原大地的雄城,高仲满简直无法相信这是人力所能建造的恢宏城池,就连呼吸也为之一滞。

尽管这一路所过,他见识了信都的繁华,见识了濮阳的富庶,见识了四通八达的官道与无垠的沃野,已屡屡令他惊叹。

可当真正立于大汉帝都的城门前,高仲满却依旧难以相信眼前的雄壮城池是真真切切立于他的面前的实物。

“这就是大汉吗”

高仲满下意识抬手揉了揉眼睛,再次仰望起巍峨的城楼,深吸一口气,试图平复心中的激荡,随即仔细整理衣冠,拍去衣衫上的尘土,由阳仪在前引路,一行人下车缓缓走向中东门前。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阳仪代为将路引、文书递交给中东门司马贾穆,方欲介绍身后一众高句丽使团,却见贾穆按剑径直向高仲满缓步而去。

贾穆乃贾诩的长子,但贾诩并未为长子谋取什么美差,反而是让他从守城门的队率做起,一步步爬到中东门司马的位置上。

然而对于这一切贾穆毫无怨言,贾诩早年间四处奔走,家中只有他和母亲以及幼弟。

他自小帮助母亲抚养幼弟,历经艰辛,自然早熟,性子沉静稳重,甚至带着一身与贾诩截然不同的刚正之气……总而言之全然没有乃父之风。

不过贾诩非但不以为意,反更加疼爱长子,常与人言“兴我家者必此子也”。

而贾穆立于城头时便瞧见高仲满及其身后使团之时,便已留意到这一行人的异样,否则也不会亲自下城验明几人的路引、文书。

高句丽贵族服饰皆为汉风,与汉家服饰无异,高仲满及身后的副使等使团成员皆是高句丽贵族,自然亦身着汉风服饰。

但高句丽人面型更阔,偏扁平,颧骨高且宽大,全然不似汉人相貌,自然引起了贾穆的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