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就越深阻力也越大。
皇帝的支持并非无限,他必须把握好分寸。
几日后,陆丞接到京城来信,是杨廷和写来的。
信中,杨廷和先是祝贺他稳住江南局面。
随后提醒他:“勋贵之事,牵一发而动全身,需格外谨慎。
成国公乃太子太傅,安平侯掌京营一部皆非等闲。
维之当以大局为重,不可操之过急。”
连杨廷和都如此谨慎,可见此事之棘手。
陆丞将信收起。
勋贵的问题必须解决,否则税制改革便不彻底。
但如何解决需要策略。
他正思索间,门房来报成国公府上的管家求见。
来得正好。
陆丞精神一振。“让他们进来吧。”
成国公府的管家姓刘,五十多岁年纪,举止得体,但眉宇间带着一丝倨傲。
“小人刘全,奉我家公爷之命,特来拜见陆抚台。”
“刘管家不必多礼,请坐。”陆丞示意看茶。
刘全并未落座,从袖中取出一份礼单双手呈上:“我家公爷听闻陆抚台在江南励精图治,劳苦功高,特备薄礼聊表敬意。”
陆丞看了一眼礼单,上面罗列着金银珠宝古玩字画,价值不菲。
“成国公太客气了。
本官身为巡抚整顿地方乃分内之事,不敢受此重礼。”陆丞将礼单推了回去,还显得一脸玩味笑意,只是话里话外都透着坚决。
刘全脸上笑容不变:“抚台大人过谦了。
公爷常说能者多劳。
些许心意,成敬意,还望大人笑纳。
公爷还让小人带句话。”
“请讲。”
“公爷说江南是好地方,希望大家都能安安稳稳的。
有些事过得去就行,不必太较真。
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这话已是赤裸裸的暗示。
让陆丞在清丈田亩,征收税赋上对成国公的庄子网开一面。
陆丞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淡淡道:“请回复成国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