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上黑压压站满了等待上朝的官员,三五成群低声交谈。
目光却不时瞥向独自肃立的陆丞,带着各种难以言喻的意味。
钟鼓声起,宫门缓缓开启。
百官鱼贯而入,依品秩列班于金銮殿前。陆丞官居右佥都御史,位置靠前能清晰看到御阶之上那空置的龙椅以及垂手侍立一旁的司礼监太监。
太子并未出现,今日仍是皇帝辍朝。
一种无形的压抑感笼罩着整个广场。
果然,朝会伊始,不等各部院例行奏事,一位身着绯袍的御史便手持玉笏,快步出班。
声音洪亮:“臣,监察御史吴清,弹劾右佥都御史陆丞。”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陆丞身上。
陆丞眼皮都未抬一下静立原地。
吴清朗声道:“陆丞奉旨出使大理,本应宣扬天朝恩德睦邻安邦。
可是其在大理期间,僭越权柄干涉他国内政,擅动刀兵致使大理宰相高泰明伏诛,其国震荡。
此等行径实乃擅权专断,有损我大周上国威仪更恐引发周边藩国疑虑,坏我陛下怀柔远人之德政。
他顿了顿,偷眼觑了一下御阶上司礼太监的脸色。
见无反应继续高声道:“其二,陆丞与大理国王段思平过往甚密,回国之时,受其重礼仪仗逾制。
臣闻其携回之国书中,或有不可告人之条款。
此等私相授受结交藩王,实乃人臣大忌。
臣恳请陛下严查陆丞此行细节,追回其所受私礼明正典型。”
话音落下,殿前一片寂静。
这弹劾的罪名可谓极重。擅权损威、结交藩王,任何一条坐实,都足以让陆丞万劫不复。
陆丞依旧沉默。他在等。
很快,又有几名官员出列附和,言辞或激烈或含蓄,但核心都是指责陆丞在大理行事不当,要求严惩。
这时,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臣颤巍巍出班,乃是礼部尚书周廷玉。“陛下,老臣以为,吴御史所言未免失之偏颇。
陆丞在大理,虽手段或有激进之处,但是其目的乃是助大理国王铲除勾结吐蕃、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