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漳泉大战1(1 / 3)

对于漳州府的百姓而言,最近半个多月,城投变幻大王旗,对他们的生活却是没有太大的改变。或许是为了收买民心,市面上逐渐多了一些新鲜的海鱼、咸鱼和廉价的海盐,海鱼的价格低廉,仅仅只有两文钱一斤,虽然有些腥味,但毕竟是肉,还是较为鲜美的海鱼肉,漳州的百姓对此也不说什么了。之前的鱼价可是十五文一斤呢,这都便宜了十三文钱了,这也能够让人打打牙祭了。

在这个战乱频繁的年代,能够有口肉吃,那真的是天大的福分了,还能奢求什么呢?若是认为两文一斤的海鱼价格昂贵,那一文钱一斤的咸鱼也是值得拥有的,早上煮点野草粥,放点咸鱼碎末,有盐有肉,也是一个极大的享受了。

更何况还有价格极为低廉的海盐,虽然颜色不怎么洁白,味道还有淡淡的苦味,但比起之前市面上卖的二十五文一斤的粗盐,这海盐不但颗粒较小,咸味较重,最关键的是价格便宜啊,仅仅五文钱一斤,而且不限量购买。

单凭这三点,就让漳州府的百姓队郑家军充满了好感,感觉在郑家军的统治下,也不是一件不能接受的事情。对于底层百姓而言,过日子吗?在哪都不一样,都需要纳税服役的,若能够安稳的生活,谁想做流离之人呢?

郑家军在漳州府的威望甚重,从很多县城望风而降就可以看得出来。当然,在大炮的攻击下,也很少有县城能够阻拦就是了。原本主动投降的乡绅以为可以获得更多的权势,可以在本县获得更多的话语权,能够吃上更肥美的战争果实。一县之中,不说县令、县丞、县尉、典史等四个有品级的官员,三班六房可以更新换代吧,可以从中获得更多的权势。

一天过去了,三天过去了,十天过去了,郑家军却一直没有论功行赏,自己家族的投名状不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反而在经济上损失了大量的银钱,尤其是作为百姓生活必不可少的食盐,其在短短半个月内,利润几乎跌落到极点。

谁也没有能力与郑家军打价格战,五文一斤与二十五文一斤,而且五文一斤的质量更好,口感更佳,傻子都知道该怎么选择,更何况在乱世存活的百姓都是精明到了极点呢。

买卖又不能够强买强卖,也不能以为为借口来煽动百姓不买低价盐而买高价盐吧。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