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初稳台湾(1 / 3)

随后的几天,郑锦一头扎进了繁忙的军务和政务之中,值得庆幸的是,留下台湾的都是郑家军的精兵强将,文武官员能力都是极为出众,也在一定程度上极大缓解了郑锦的压力。

郑袭、黄昭、萧拱宸被处死当天,近两万郑家军将士观看了这一幕,看着郑袭的尸体,全岛上下无不侵染,对于世子郑锦的认识更深了一层,一些底层的士兵对郑锦深深的畏惧,连自己的亲叔叔都杀了,还会在乎他们这些小兵的生死吗?

让何义、吴豪为之胆寒的是,没有鱼龙混珠,没有其他废话,当场斩首。一同处死的还有郑袭亲卫队的一百二十余人。

血淋淋的头颅让承天府充满了血腥味,数日不散。

军心为之一阵,四万郑家军重新认识了世子郑锦,也承认了郑锦成为他们新一任的统帅。

在藩主郑成功醒来之前,郑家军的三代目就是郑锦。

这是用郑袭的人头来确定的地位。

郑锦前去看望过郑成功,郑成功还是昏迷不醒,昏迷的原因已经确认为中毒,却怎么也无法确定到底是何种毒素导致郑成功的昏迷。

无奈之下,郑锦等人也只能加强对各地知名医者的搜寻,看看能不能找到解救郑成功的办法。

为了能够更好的修养,郑锦将郑成功送到厦门岛进行修养,有了母后董酉姑的照顾,说不定能够尽快醒来。

作为郑家军的三代目,郑锦开始了对台湾岛的治理。

四万郑家军精锐云集台湾岛上,给台湾岛带来极大的安全性的同时,也带来了较大的粮饷压力。

纵然有鱼获作为肉类的补充,但也仅仅是减少了粮食的消耗,不能少了粮食。

厦门岛每个七天就有一支船队运送这几千移民到台湾岛,也带来了巨大的粮食压力。

解决粮食问题,成为首要问题。

台湾岛土地肥沃,日照充足,适合大规模的种植开荒。

开荒工作是最难的,尤其是热带地区。最大的拦路虎就是蚊虫疾病,不消耗一些生命,根本无法快速的进行垦荒。

就是这个时候,之前俘虏的两万多日军士兵就发挥出了他们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