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税赋改制(3 / 4)

如果有九户人家逃跑了,那剩下的一户人家就要交十户人家的税。

这简直是相当炸裂的事情。

大明朝税率不高,为什么百姓还会承受不住,除了土地兼并,还有就是税赋成本太高了。

地方官吏乱征乱摊派的现象很严重,除了税赋火耗要算在老百姓手里,还巧立名目,加派各种苛捐杂税。

大明税收主要分为“赋税”和“役税”,明文规定的特权优免其实只是免“役税”,并不是免赋税。

而普通人除了这个“赋税”,还要承担“役税”。

这个役税种类就多了,各个地方标准还不一样。

给官老爷抬桥子、打更、修河堤、水利工程等杂七杂八的各种徭役。

这些徭役也折成钱来当税,反正农民交了大量的税,至于钱安排到哪里去了就不得而知了。

地方上的摊派也多,比如杀一头猪羊什么的,还有杀猪税、杀羊税,甚至还有离谱的连杀鸡、杀鸭都要交税。

人的本性都是趋利避害的,这是一种生存本能。

大明这些坑死人的税赋制度,导致很多人种不起田,纷纷卖田卖身去给士绅们当佃户。

当士绅们的佃户没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税。

这也相应的加快了土地兼并的过程。

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的土地流转到权贵特权阶级,地方上出现很多隐瞒田地和人口,甚至是更改动、或者是损坏黄册的情况。

普通百姓承受的赋税越来越重,社会矛盾日益加剧。

所以不改税赋制度,就是丈量天下土地,清查出了隐田也只能暂时救救急,过不了多久又会回到原位。

如果废除人丁税,实施摊丁入亩,把税赋摊在土地上,就能大大化解这个局面。

朱由崧看着

“这次无锡乡民暴动,起因是那些乡民担心朝廷清查完土地后,会被征收更多的税。”

“当前大明地方上百姓承担的摊派太多,加上税务不明,当废除那些苛捐杂税。”

“朕觉得我大明税赋要改,当取消丁税,只收土地田亩税,一切税赋摊入田地,有田者多缴,无田者少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