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6章 大唐內阁
午前议事於朝堂,午后理务於本司。
堂议结束,宰相们各回本省理事,倒是李逸这个平章,如今算是专职宰相。
李逸把今日堂议决议整理好,率先籤押,再请其余七位宰相同署。
一份正式的政事堂决议便出炉了,再盖上政事堂之印。
李逸拿著这份关於义仓粮亩征二升粟、官绅一体纳粮的文件前去面圣,奏闻天子。
这份文件只要皇帝同意,那么就由中书正式制敕,然后交门下省签署,但经过了政事堂宰相堂议通过的决议不可再驳。
王珪先前能够连续驳回皇帝四次詔敕,那都是因为那道限田令还没经过政事堂决议,他身为门下省侍中,有权驳回。
但现在经过政事堂决议,王珪身为侍中也无权再驳了。
太上皇还住在太极宫,
皇帝正派豆卢宽负责重新装修弘义宫,原来的秦王府將改名大安宫,大约年底太上皇会搬过去,
太极宫便会腾给贞观天子。
李逸走在东宫里,感觉皇帝在东宫执政,確实诸多不便,日朝时朝官少,倒还好。可一到朔望朝,京官全都朝会,就挤不下了。
而且中书和门下两內省也迁到东宫,办公场所也很不宽敞。
“你来的正好,赶上饭点了。”李世民正准备用膳,看到李逸过来,笑著招呼,让內侍再准备一副餐具。
天子一天四餐。
据说这一制度还源於周礼,王者之所以日四食,明有四方之物,食四时之功也。
四餐时间是平旦、昼、餔、暮四时。
此时日当正午,
皇帝吃的是第二餐,
皇帝的午餐很简单,
一碗菰米饭,一盘冷切羊肉,一盘清蒸鱸鱼,还有盘土豆泥,一个炒南瓜,一个银耳白果汤。
四菜一汤一饭,
简朴的让人惊嘆,平时宰相们的工作餐堂食,可比这好多了。
就是皇帝赐大臣们的廊下食,都比这丰盛。
菰米饭粒大且长,口感非常有嚼劲,带著股青草香,不过李逸还是觉得御宿乡自家產的桂球水晶米口感更好,软糯香甜。
“堂议的如何”
皇帝一边吃饭一边问。
“王侍中带头反对限田令,堂议时挺热闹的,陛下的这道詔敕没通过。”
李世民听了只是微微一笑,这本就是在意料之中。
等李逸把决议匯报了,倒反而出乎他意料了,“修改后的限田令”
皇帝放下筷子,接过李逸递上的文件,仔细的翻看,这改良后的限田令,对已经超限的田地不予处理。
关键的一条,是禁止占田超限后再买地,可又留了个口子,边州宽乡买地不限。
这样的改良版限田令,根本没有什么意义。
勉强能剎一下这股兼併之风,可事实上如今土地兼併很严重了,不把这些严重超限的贵族官僚手中的地拿出来,那限田令也只是治標不治本。
“能够让他们同意义仓粮亩纳二升粟,还是官绅一体纳粮,很不容易啊。”李世民笑著道,他真正的目的还是这个。
“接下来是不是该推出主客户制,然后顺势清查人口、田亩了”
李逸摇头,
“陛下,不能急,一件件来。虽然这亩纳二升义仓粮在政事堂通过了,陛下同意便能中书正式制敕颁行,
但要顺利推行天下,只怕还会有不小的阻力,这事必然还会有些反覆,得徐徐图之。”
一件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