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沈隽意也没有忘记提拔。
李盛就被提拔为度支司副主事。
几个在此期间表现突出的年轻官员,也都得到了相应的擢升。
“侍郎,”李盛忍不住感慨道,“您这种做法真是高明。既震慑了那些心怀不轨的人,又团结了大多数官员,户部的风气确实改变了很多。”
沈隽意淡然一笑:“为官之道,不外乎恩威并济。一味严厉,会失人心。一味宽松,难立威信。关键是要把握分寸。”
李盛闻言,颇以为然,他忍不住看了这位娟秀青年许久。
这样的年轻人,竟然有这样的觉悟和见解,今后岂非是池中物!
亏得他看不惯陈宏达,率先投了沈隽意名下,才能有今日。
随后,沈隽意还设立了定期轮换之制,避免官员久居一岗滋生腐败,还建立了互监机制,各司之间需定期交换核查账目,形成制衡之势。
随着他的相应措施的执行,原本混乱的账目变得清晰明了,各项财政支出都有据可查。
更重要的是,整个户部的风气变得积极向上,官员们都能勤勉履职,不再像以前那样敷衍塞责。
陆晨阳也从开始对沈隽意的防备和不悦,到了后面的赞赏。
毕竟他很清楚,沈隽意大刀阔斧做这些,后面是少不得皇帝的授意,他自是不敢跟皇上对着干的,自是积极支持的。
就是从前对沈隽意不满的老官员,也对沈隽意心服口服了。
而在户部的事情告了一段落后,皇帝也召见了沈隽意。
“沈爱卿,你最近在户部雷厉风行,解决了朕的心头大患,实是有功啊!”
沈隽意俯身躬身,谦逊道:“不敢。微臣为皇上办事,是臣的荣幸,亦是您的支持有方。”
皇上对他的反应很是满意,他很中意沈隽意的识趣。
“你从从翰林院到外派巡查,再到江南治水,如今又到了户部……”
“户部积弊多年,朕往年不是没派人去过户部,但不是死了,就是与他们沆瀣一气,唯独沈爱卿你魄力了得,竟是能突围而出,可见爱卿的本事。”皇上抚掌道,“这也说明可见朕当初的眼光没有错。”
沈隽意拱手一礼。
“自从你整顿户部以来,其他各部也有所警醒。工部已开始主动清查工程账目,兵部也在核实军饷发放情况,连礼部都在整顿了。”
“朕昨日召见工部尚书,他主动汇报说工部内部也发现一些问题,正在积极整改。兵部尚书亦来禀报,说要重新核查近年军费开支。”
“六部乃国家根基,唯有六部清明,朝政才能井然有序。你这次为朕开了个好头啊!”皇上颇为感慨。
沈隽意垂眸道:“臣愚钝,能得陛下如此器重,实为三生有幸。臣定当竭尽所能,不负圣恩。”
“好。朕对有功之臣,素来是有赏的。”皇上他想了想,说道:“你初初升为侍郎,朕亦不好再给你升了。这样,就赏赐你黄金千两,良田百亩,如何?”
“臣谢主隆恩。”沈隽意连忙谢恩。
眼看沈隽意脸上毫无不满之色,皇上更加满意了,走到他的跟前,拍了拍他的肩膀,“爱卿啊,朕对你寄予厚望啊!你可听说云城的情况?”
沈隽意一怔,正色道:“臣听说云城近来边患频发,守军与蛮族多有冲突,但具体情况臣不甚了解。”
“云城乃是我朝西南要塞,素来是由镇国公府的军队世代驻扎镇守的。”皇上神色凝重,“镇国公府世代忠良,为朝廷镇守边疆数十载,从无差池。”
“但近来传来的消息,却令朕忧心不已。”皇上转过身来,直视沈隽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