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觉得有些道理。
这些老官员的建议确实老辣:“还有别的章程吗?”
另一个年长的官员提议道:“我们还可以从流程上入手。沈隽意查账的手段是否合规?他有没有经过尚书大人的首肯?”
“有没有按照户部的相关条文进行?如果手段不当,我们就可以质疑他的查账结果。”
“对对对。”陈宏达眼中闪过兴奋,“沈隽意这次确实有些操之过急,很多流程都没有走。我们完全可以说他是越权行事。”
几个人商议了大半夜,制定了一个详细的反击计划。
他们这些在官场浸润多年的老狐狸,对于如何进行政治斗争可谓驾轻就熟。
他们决定从多个角度对沈隽意进行反击。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看似完美的计划却遇到了意想不到的阻力。
这些老官员虽然精明,但他们低估了皇帝对此事的重视程度,也低估了沈隽意的执拗程度。
首先是王文昌的态度发生了变化。
他私下里找到陈宏达,面露难色地说道:“陈侍郎,这件事我仔细想了想,觉得我们还是不要掺和的好。”
“为什么?”陈宏达急切地问道,“你之前不是说要支持我吗?”
王文昌谨慎道,“我听说皇上对这件事非常重视,甚至专门召见了沈隽意。陈侍郎,您在户部这么多年,应该明白其中的厉害关系。”
“可是我们说的都是实情啊。”陈宏达据理力争,“沈隽意确实是在故意挑事,这难道不是事实吗?”
“陈侍郎,您说的可能是事实,但问题是皇上怎么看。”王文昌叹了口气,“如果皇上认为沈隽意是在为国尽忠,那我们的说辞就是在给忠臣泼脏水。”
‘到时候不仅帮不了您,还会把自己搭进去。我在这个位子上好不容易干到现在,可不想因为这事儿前功尽弃。”
陈宏达听了这话,心中涌起一阵绝望。
他没想到,连最亲密的盟友都开始背叛他。
这就是官场的现实。
在利益面前,所谓的友谊都是虚假的。
但他还是想要垂死挣扎一下,故而在陆晨阳召集他时,他从容地拿出了一叠账簿,“尚书大人,关于沈侍郎提出的盐政司账目问题,我已经做了详细的调查核实。”
“关于那十万两银子的差额,并非去向不明,而是我们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的必要投入。”
陈宏达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这些银子主要用于三个方面。”
“第一,改善盐工的生活条件。大家都知道,盐工的工作环境恶劣,如果不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就会影响产盐效率。我们修建了新的工房,改善了饮食条件,这些都需要银子。”
“第二,维修和改造盐场设施。盐场的设备经常需要维护,晒盐池需要清理和修缮,这些都是必要的开支。”
“第三,应对天灾。这几年南方多雨,有些盐场受到洪水冲击,我们不得不花钱进行修复。”
沈隽意冷冷地看着陈宏达,等他说完才开口:“既然如此,那陈侍郎解释一下,既然这些都是正当的开支,为什么在账目中没有详细的记录?为什么没有相关的支出凭证?”
陈宏达早有准备:“沈侍郎,你这话就有失偏颇了。”
“这些开支虽然是必要的,但很多都是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支出。”
“比如洪水冲毁了盐场,我们总不能等着走完所有流程再去修复吧?那样的话,整个产盐都要停止,损失更大。”
“所以你的意思是,为了应急,就可以不留凭证,不做账本记录?”沈隽意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