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三章(3 / 4)

行血书:“楚公被禁于江东行辕,名曰‘护卫安全’,实则寸步难行。秋景辉拒查军务,称‘机密不可外泄’。怀忠疑其将行不轨。”

“软禁钦差?”李尚书猛地拍案,震得茶盏倾侧,“秋景辉这是要谋反吗?”

“非为谋反,是要行瞒天过海之计。”沈隽意将纸条按在案上,指腹碾过血字,“软禁楚大人只是第一步。待阻断真相上达天听的路径,他们必有后招。”

恰在此时,凌降曜推门而入,官靴上还沾着未及清理的泥星:“表弟!李大人!”

他扶着门框喘息,脸色比月光更白,“外间传来急讯——江东突发军情,秋景明正召集心腹密谋!”

“何种军情?”沈隽意追问,目光如电。

“传言女真十万大军南下,已破抚顺关,正逼辽阳!”凌降曜抹着额角的冷汗,“秋景明已备妥奏折,要请皇上急调援军与百万军饷!”

沈隽意与李尚书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惊涛骇浪。“时机太巧了。”李尚书沉声道,“楚大人刚被软禁,辽东便骤发重兵压境?”

“何止时机。”沈隽意拿起密报卷宗,“你看这兵力数字——十万。此数既让朝廷不得不救,又未超出‘边患常情’的范畴,极易取信。”

凌降曜惑道:“难道这军情是伪造的?”

“极有可能。”沈隽意将辽东驿报的抄本铺开,“若真有十万女真南下,沿途州府必报难民潮与烽火警讯。但此刻九边驿卒传回的塘报中,除秋景辉的八百里加急外,再无佐证。”

李尚书颔首:“楚大人亲赴辽东正是为核军情。若敌情属实,秋景辉为何阻挠查验?此乃欲盖弥彰。”

“所以,”沈隽意指尖划过地图上的江东关标记,“这是秋氏兄弟设下的连环局:先软禁楚大人以绝后患,再捏造辽东急情逼迫朝廷拨款。待百万军饷入了东海银库,他们既能中饱私囊,又可借机扩充势力。”

凌降曜豁然开朗:“原来如此!那我等当如何应对?”

“阻止秋景明上奏。”沈隽意眸色如铁,“一旦军饷拨出,不仅国库空虚,楚大人等人恐遭灭口。”

“如何阻止?”李尚书追问,“秋景明此刻必已备妥奏折,且手握‘军情’这块免死金牌。”

“面圣直谏。”沈隽意当机立断,“虽无确凿证据,但我等可将秋氏异动与楚大人被禁之事串联陈奏,必能让皇上生疑。”

李尚书蹙眉:“此计风险极大。若皇上信了秋景明的‘边报’,我等反落个‘阻挠军务’的罪名。”

“但坐视不理,国本将危。”沈隽意抓起案上的密报,“我相信陛下英明,定能察觉其中蹊跷。”

话音未落,平阳公府的管家跌撞而入,手中邸报的边角已被攥得发皱:“少爷!秋侍郎的奏折已呈入宫中!他奏称辽东危在旦夕,恳请皇上即刻召开紧急朝会!”

“什么?”沈隽意惊起,烛火晃得案上密报簌簌作响,“何时朝会?”

“戌时三刻,在文华殿!”管家喘着粗气,“听说皇上已准奏,着令所有军机大臣与会。”

李尚书脸色煞白:“若让秋景明在朝会上先声夺人,我等再难辩驳。”

“不能等了!”沈隽意将密报分成两沓,一沓塞入袖中,一沓推向凌降曜,“表兄,若我等遇险,你即刻携此密报奔御史台,请都御史联名上奏!”

凌降曜双手接过,郑重道:“表弟放心。秋氏此刻狗急跳墙,你二人务必小心。”

夜色如墨,紫禁城的琉璃瓦在月下泛着冷光。沈隽意与李尚书穿过永巷,靴底踏在青砖上的声响惊起檐角宿鸟。长街两侧的宫灯在风中摇曳,将两人的影子拉得时而瘦长,时而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