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火漆,抽出信纸。
信纸是关中产的麻纸,带着些粗糙纹理,上面字迹工整有力。
内容说的是太子在关中的事,
绘测关中地图进展顺利,
已经标出了几条可能的官道线路,
只是关中遭了两年大旱,
地里的庄稼都枯死了,百姓逃荒不少,
若不是去年从应天送过去甘薯试种,
让百姓在山地里种出了些粮食,不知还要饿死多少人。
最后还提了一句,
朝中关于迁都的议论越来越多,
有人说该迁去关中,有人说该迁去北平,更多的人说应该留在应天,总之争论不休。
陆云逸看完,将信拿在手里,
阳光从窗外照进来,落在信纸上,映得字迹有些模糊,他却高兴不起来。
潘敬见他神色轻重,忍不住问:
“你说,太子殿下想迁都,能成吗”
陆云逸端着茶杯,指尖轻轻敲击着杯壁,沉默了片刻:
“不知啊。”
“你也不知”潘敬愣了一下,
陆云逸眼神里带着几分微妙:
“迁都不是小事,牵扯太多。
朝中老臣根基大多都在南方,谁愿意来北方啊。
地方大族也各有盘算,关中旱了两年,民生凋敝,
重建都城得多少钱
朝廷虽然现在有些余钱,但新建一个都城还是太难了,少不了要吃大户,而这些大户都不是好对付的主。
内部阻力重重,外面的北元也不会坐视不理,
此事想要成.很难。”
潘敬眼中闪过一丝失望,叹了口气:
“可我盼着能成,若是迁去关中,好歹也是北方,
咱们辽东要是能和京城连起来,那就太好了,以后钱财滚滚啊。”
陆云逸没说话,只是看着窗外。
迁都若是成了,辽东或许能好起来,
可若是不成,天下还得大乱。
“别想那么多了。”
陆云逸收回目光,端起茶杯喝了一口,
“先把路修好,其他的看天意吧。”
潘敬点了点头,也拿起茶杯,却没喝,只是看着叶浮沉。
衙房里安静下来,外面的喧闹声断断续续传进来,
是百姓报名的吆喝声,热热闹闹的,透着股生机,但却衬得衙房内愈发沉重。
过了一会儿,陆云逸起身:
“折子的事,你看着办就行,我回府了,明日再过来跟你敲定细节。”
潘敬送他到门口,
看着他的身影消失在门口,才转身回了衙房。
桌上的信纸还摊着,他见到后撇了撇嘴,
“南人向来富庶,什么好东西都在南方,
若是京城来了北方,那辽东的日子也要好过许多。”
陆云逸回到刘府时,天色已经有些暗了。
刚一进门,就见管事刘忠等在门口,见他前来连忙迎了过来:
“姑爷,老爷在正堂等着您呢,大爷与二爷也在。”
陆云逸神色平静:
“有什么事吗”
刘忠若有所思,脸上沟壑,轻轻一笑:
“好像是一些开矿的事,等着您拿主意呢。”
“好,走吧。”
“是。”
走进正堂时,暖意先裹了过来,
堂中烧着一盆银丝炭,火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