衙正堂,罗渊已经接到了来自曹国公的命令,硕大印信捧在手里,
他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印信。
“还请几位将军放心,都是大明子民,
收容灾民我宜良县义不容辞,
我这就开仓调粮,再准备骡马向那里送,
沿途还请将军调来一些军卒护卫,本县怕出岔子。”
“还请县令大人放心,我等这就回去禀告,
等县令大人准备好了,后续的弟兄想来也到了。”
报信军卒没有想到眼前的罗县令这么好说话,忍不住摸了摸怀中陆将军的印信。
罗渊连连点头,看向手中文书,脸上有些难为情:
“几位将军,这份文书本县就留下了,
现在调粮调人,属僭越之举,
等日后布政使司问起来,我好交代。”
“罗大人请便,不知能否问一问,
粮食人手大概有多少,我等好回去复命。”
罗渊想了想,一旁的师爷连忙递过来宜良县的人丁以及粮草账目,却被他摆手拒绝,
此等账目一日要看十遍,早就了然于胸。
沉吟片刻,罗渊表情郑重,沉声开口:
“几位将军,还请禀告曹国公,
宜良县可调拨粮草三千石,
只是一辆驴车可拉粮草不过千斤,
宜良县没有那么多的车马,若是都运送到官道上,需要来回多次。
人手的话,民夫可征调一千,伙夫本县凑够五十,
另外医者要少一些,可能只有那么二三十人,如何”
传令军卒眼中露出喜色,连连点头:
“那就多谢罗大人了,还请大人尽快将人马凑齐,
我等回去后马上调拨人手来此接收。
此事我也会如实禀告曹国公、陆将军,
若是布政使司问起,两位大人也会为罗大人解释。”
“那便多谢几位将军了,本县这就去准备,还请几位将军速速回去禀告。”
“告辞!”
十余人快步离开,甲胄碰撞之声前所未有的美妙。
至此,罗渊心中一块大石落下,
他怕的就是曹国公与陆将军身份太高,
不将他这一县长官与这么点东西放在眼里。
现在,罗渊不仅心事放下,甚至还打起了别的主意,
“若是此事办得妥当,说不得能摆脱如今困局,
就算是不伸手提携,照顾一二也好,日后也能扯虎皮拉大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