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骆一航的损招(3 / 5)

两万四千包了。”

    “我的菌包你单独生产,用我家的玉米秸秆和玉米芯,配套的东西我要最好的,采购价我给你比市场价高两成。”

    主要目的骆一航也说了。

    强娃皱着眉头,“要投多少钱?”

    骆一航看了眼马志涛。

    马志涛回拿出手机,找到他写方案时候查的资料,念着说:“4个工位的生产线,包括拌料机、上料机、振动筛、电控、自动装袋机,3台自动扎口机,日产1.5万袋菌包。耗电32千瓦。价格是六万八,占地长二十四米宽八米。”

    强娃拿过马志涛的手机,看着上面的数据,总结关键点。

    “二十四米长八米宽,我要租个厂房,4个工位就是四个人对吧,操作四个人,码放入库散料进出再要两个人,六个人。”

    “宣传材料上说的日产一万五,肯定是24小时连轴转中间不出一点问题的最优解,跟汽车公布的油耗似的,信不得,正常用四天能产一万五就不错。”

    “这条生产线从搅拌开始,还得单独买清洗、烘干、消毒、粉碎设备,人倒是不用加了,分开操作就行。”

    马志涛一听,他还真不知道,菌包生产他也没什么经验,赶紧问强娃要手机,打算现在就查。

    强娃摆摆手,“其他的机器我都有渠道,加起来三万块钱肯定搞的定。”

    说着也打开计算器,嘴里念叨着,“设备、厂房、备料……十五万差不多了。”

    骆一航听见,直接问了,“趁手不,我借给你。”

    自己人不用客气。

    强娃摆摆手,“十几万我还是有的,用不着管你借。”

    说完冲骆一航咧嘴阴笑,“刚才你说市场价提两成对吧,市场价就按六块,你一包给我七块二?”

    这么多年了,骆一航能不知道他,马上反应过来有地方不对劲,开少了?

    有可能,人家是大规模生产,肯定成本低啊。

    “是不是低了?应该多少合适?”

    强娃又笑了一下,把手机往桌上一扔,指着骆一航:“我赚不死你。”

    马志涛大叫一声,“我的手机。”

    “这个……”有点尴尬。

    “嗯?”骆一航也笑笑,“你算过啦?”

    “当然,采购了这么多次,肯定会好奇嘛。原料成本,我来采购的话,根据季节不同,一包两块到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