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长安风起于青萍之末(2 / 9)

合理。”

“既能表明您的‘公心’,又能将自己,从这场即将到来的风暴中心,摘得干干净净。”

李治的嘴角,逸出一丝极淡的笑意。

武顺所言,与他心中所想,几乎别无二致。

但他需要的,并不仅仅是计策的认同,更是对每一个细节的极致把控。

“话虽如此,”

李治缓缓道,“但舅父此人,一生宦海沉浮,早已是人中之精。

他岂会看不出,这本《补遗》背后,真正指向的是什么?他会轻易地,为我所用,甘当这把刺向大哥的刀吗?”

这才是问题的核心。

长孙无忌,是帝国的“百官之”

,是陛下的肱股之臣,更是关陇集团的旗帜。

让他出面,威力巨大,但驱动他的难度,也同样巨大。

武顺的脸上,露出了一个自信而又带着几分魅惑的笑容,她柔声道:“殿下,您说的没错,赵国公自然能看透一切。

但正因为他能看透,所以他才会选择,站在我们这一边。”

“哦?”

李治的眼中,闪过一丝兴趣。

“殿下,您要送给赵国公的,从来就不是一本简单的书稿。”

武顺的声音压得更低,却字字清晰,“您要送给他的,是三样东西。”

“第一,是一个‘名分’。

一个让他能够名正言顺地,去反对太子新政,扞卫他所代表的那个阶层利益的‘名分’。”

“太子殿下的‘格物’,动摇的是儒家的根基;太子的‘新商策’,冲击的是士族的田产庄园。”

这些,赵国公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但他一直缺少一个足够光明正大的理由去反对。”

“而殿下您的《补遗》,便是以‘维护祖宗之法,重塑士族德望’为名,给了他这个最完美的理由!”

“第二,是一个‘选择’。”

武顺的眼神,亮得惊人,“太子殿下所代表的,是一个全新的,以‘军功’和‘格物’为核心的世界。”

“在这个新世界里,赵国公这样的旧日勋贵,虽然依旧尊崇,但其影响力,必将被新兴的阶层不断稀释。”

“而殿下您所代表的,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