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节日的气氛。
满城的糖铺纷纷高悬起“进士及第”
的彩幡,这些彩幡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科举的荣耀与喜悦。
彩幡的颜色鲜艳夺目,与阳光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
在众多糖铺中,陈记糖坊格外引人注目。
它的门前支起了一幅三丈高的巨大糖画,这幅糖画以精湛的技艺复刻了东华门唱名的盛大场景。
画面中,官员们身着华丽的官服,站在东华门前,高声宣读着新晋进士的名字。
每一个人物都栩栩如生,仿佛能够听到他们的声音,感受到他们的喜悦。
糖画的细节更是分毫毕现,无论是官员们的表情、动作,还是东华门的建筑细节,都被刻画得极为逼真。
甚至连远处的山峦、河流,都能在糖画中找到它们的影子。
这幅糖画不仅展示了陈记糖坊师傅们的高技艺,更让人感受到了科举的庄严与荣耀。
路过的行人们纷纷被这幅糖画吸引,驻足围观,赞叹不已。
他们惊叹于糖画的精美,也为科举的成功而感到高兴。
一些小孩子更是兴奋地围着糖画转来转去,眼中充满了好奇和向往。
染墨站在糖坊前,指挥着伙计们抛洒“登科糖丸”
。
那些糖丸如雨点般落下,引得周围孩童们欢呼雀跃,竞相争抢。
然而,当孩子们剥开糖衣,却惊奇地现里面竟裹着活字印制的《二甲策论》。
这一意外之喜,让孩子们兴奋不已,也让更多人对陈太初的才学和创意啧啧称奇。
与此同时,在潘楼街的瓦子里,热闹非凡。
说书人站在台上,手中敲响糖板,清了清嗓子,开始绘声绘色地讲述起来:“话说陈解元殿试那日,官家御览策论,朱笔点中‘糖引通宝’四字,刹那间,满殿生香,那香气竟似雪魄糖的清甜,萦绕不去……”
台下听众们听得如痴如醉,不时出惊叹声,对陈太初的殿试传奇充满了好奇与向往。
陈太初的声名,随着这些趣事在汴京城迅传播开来,街头巷尾,人人都在谈论这位才华横溢、创意非凡的新科进士。
琼林宴,这可是皇帝赐予新科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