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腿也不好吃啊,我切了一块煮了,味道不怎么样。”
何水生:“什么,你煮火腿吃?暴殄天物,暴殄天物啊!
金华火腿是用来调味的,也可以裹甜瓜生吃。
不然,和腊肉又有什么区别?”
中国的火腿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浙江点金华火腿,一类是云南的云腿。
金华火腿一般都用来做腌笃鲜,或者蜜汁火方什么的。
云腿则直接煮了吃,或者用来炒菜,风格风味差异极大。
老何不吃腊肉,但里面的萝卜却吃了不少,还灌了两碗汤。
又过得几日,香肠晾干,熏好了。
依旧煮萝卜,孙朝阳吃得不住叫好,老爹的做菜的手艺真不是盖的。
特别是和的这香肠,比大饭店里的厨师还好。
可惜就是生错了年代,在前一世老人家如果活到二十一世纪,搞个网店,每年卖一季腊肉香肠,就能赚钱赚到手抽筋。
孙朝阳和老爹吃一口腊肉香肠,又碰一下酒杯。
外面的雪又开始下了,
这是冬天的味道,爸爸的味道。
“啊,老木你怎么来了,快坐,快坐。”
这天,孙朝阳正在单位上班,就看到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的编辑木呐风尘仆仆进来。
他头上戴着一顶棉帽子,身上披着军大衣,肩膀上还有雪花。
但眼镜已经换了新腿儿,看起来颇精致。
老木后来说,他的眼镜框子是新做的,玳瑁,孙朝阳大惊,玳瑁不是保护动物吗,过几年就要禁止买卖了,你还是快点收起来,传给后人吧。
。
老木扔出三枚金钱,道:“出庶物,万国咸宁。
按照卦象显示,西方有大吉,应该是你的鲁奖要出来了,所有就买了票过来看看,有消息没有?”
孙朝阳:“我哪里知道,怎么着,你这次来北京打算等出了结果再回去?”
老木:“当然,当然。
对了,我吃住问题你解决不?”
孙朝阳说:“解决,解决,依旧和以前一样,你住老蒋的杂志社。
嗨,算了,那边远,很麻烦的。
帮你找家宾馆,我自掏腰包请你。”
木呐感慨:“还是你们作家有钱,我们这种上班的,每月拿死工资,日子过得确实艰难。
还是早点调版署那边才能解决问题,再拖下去,我都老了。”
孙朝阳笑了笑:“别急,我预料你调动的事情年前就能解决。”
就朝办公室外喊:“:小玉,小玉,拎一瓶开水过来,给木呐同志泡一杯茶,泡我的那盒太平猴魁。”
喊了半天,却没有人答应。
,
孙朝阳正恼火,电话铃响了,接通一听,是夜大同学小尧的,说,老家那边送来了一些小米,味道不错,问他要不要,如果要的话,就带二十斤给他。
孙朝阳一听,河南的小米,那必须要啊。
小米养人,用来熬粥对胃很好,最近家里天天香肠腊肉,得用这玩意儿改改油气。
说来也惭愧,两世为人的他还没吃过小米,四川人对这种作物不是太感冒。
忙谢了。
又忽然记起,明天就是周日,又要去读书了,真让人头疼。
老木:“怎么,你还上夜大,以前什么文凭?”
孙朝阳说自己吃了时代的亏,高中没毕业就下乡插队,参加工作后,才现文凭的重要性,准备读两年夜大拿个证。
木呐点头:“多学点知识总是好的,如果没有文凭,你将来也走不上领导岗位。
虽然说你现在当作家收入很高,但人的创作力也就二十到四十岁之间,到一定年龄就写不动了,自然规律,也是没有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