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江城穿越之病榻旁的牵挂(4 / 5)

也忍不住,哭着说 “阳阳…… 妈想你…… 妈等你回家……”,却又赶紧擦干眼泪,怕我妈告诉儿子。

    后颈的麻意袭来时,我正把陈阳的棉衣拉到身边,用手摸着缝好的袖口,又摸了摸口袋里的红枣干和葡萄干,嘴里念叨着 “阳阳…… 冷了就穿棉衣…… 饿了就吃红枣…… 妈等着你来拿……”。我感觉自己的力气在慢慢消失,却还是紧紧攥着棉衣的衣角,怕儿子回家找不到 —— 我多希望能再看他一眼,帮他整理好棉衣领口,像他小时候那样。

    三、病榻外的暖阳

    再次醒来时,我身上还带着淡淡的中药味,低头一看,自己正站在土坯房门口,手里端着给李秀莲煎药的粗瓷碗 —— 穿越结束了。

    走进土坯房,炕头围着很多人,陈阳穿着藏青色棉衣,跪在炕边,手里攥着李秀莲的手,眼泪掉在她没缝完的棉线上。他看见我,哽咽着说 “我妈…… 她给我的棉衣缝了三层绒…… 袖口还藏着生姜片…… 口袋里的红枣干都是我爱吃的大颗……” 他从棉衣内袋里掏出个布包,里面是那双羊毛手套,针脚歪歪扭扭,却格外厚实:“这是我妈织的吧?她总说手织的暖和……”

    我妈递给陈阳一张纸条,是李秀莲写的,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 “阳阳:新疆冷,别用冷水洗手;每天吃 3 颗红枣;棉衣破了就自己缝,妈教过你;别牵挂妈,好好教娃……” 陈阳看着纸条,眼泪掉得更凶了:“我妈总说不冷,却给我缝这么厚的棉衣…… 我还说学校发了手套,让她别织……”

    后来我才知道,李秀莲走的前一天,还在让我妈帮她给儿子的棉衣缝最后几针,嘴里念叨着 “阳阳的棉衣要缝完…… 他回家能穿上……” 村支书实在不忍心,给陈阳打了电话,他连夜从新疆赶回来,却还是没赶上见最后一面,只能抱着没缝完的棉衣哭。

    陈阳把李秀莲晒的红枣干分给了新疆的学生,每个孩子都拿到一颗,他给孩子们讲妈妈的故事,说 “这是我妈妈晒的红枣干,她希望你们好好读书,走出大山”。孩子们用彩纸折了很多小棉袄,贴在教室的墙上,上面写着 “谢谢李妈妈”。

    现在,陈阳还在新疆支教,每年冬天都会穿上妈妈缝的棉衣,棉衣的袖口补了又补,却还是舍不得扔。他说 “这是妈妈给我缝的最后一件棉衣,穿着它,就像妈妈在我身边一样”。每年春节,他都会回来看李秀莲,在她的坟前放一颗红枣干,读学生的成绩单:“妈,您看,娃们又进步了,他们都记得您的红枣干……”

    风卷着土坯房门口的玉米秸秆,哗啦啦地响,像在应和陈阳的话。我看着炕头的旧相册,突然明白 “儿行千里母担忧” 不是一句空话 —— 它藏在李秀莲缝了三层绒的棉衣里,藏在她偷偷塞的生姜片里,藏在她临终前还在念叨的 “阳阳别冷着” 里。哪怕隔着千山万水,母爱也能跨越距离,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