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指挥棒旁的荆棘与掌心的温度
再次睁开眼时,肩膀传来阵钻心的疼。我猛地坐起来,发现自己趴在岗亭的桌子上,面前摊着张 “路况预警”:“周末车展预计人流量超 10 万,需提前 2 小时到岗”,红色字体刺得人眼疼。手机在兜里震得发烫,是妻子凌晨 5 点半发来的消息:“儿子还在发烧,体温没降下来,你要是能早点回来就好了”。窗外天还没亮,雨点砸在岗亭的玻璃上,发出 “噼里啪啦” 的声响 —— 今天又是暴雨天,路口肯定不好走。
我这才惊觉,自己变成了***。
摸向肩膀,肩周炎的旧伤又在疼 —— 昨天值夜班疏导货车到凌晨,现在手臂抬起来都费劲,却得强撑着起身。岗亭的操作台上,摆着三份 “生存难题”:儿子的 “家长会通知”,“本周四下午 3 点,需家长到场” 的字样被红笔圈着,与执勤时间完全冲突;我的 “健康体检报告”,医生建议 “减少高强度站立,避免肩颈过度劳损”,可路口的车流容不得我休息;还有件叠得整齐的荧光绿反光背心,袖口的毛边比昨天更明显,白手套上的补丁还沾着点雨水的痕迹。
墙上贴着儿子的照片,他举着满分试卷,笑得眉眼弯弯。我摸向执勤腰带,金属扣冰凉,警帽上的国徽闪着冷光 —— 今天得格外小心,暴雨天路滑,容易出事故。口袋里的速效救心丸硌着掌心,是给突发不适的路人备用的;还有本记满 “司机需求” 的便签,某页写着 “李师傅送货货车限行,提醒他走外环”,这些细节不能忘,都是关乎安全的大事。
早上 7 点,我准时站在路口中央。暴雨如注,雨水顺着警帽檐往下淌,视线模糊得厉害。突然,辆面包车在积水里打滑,朝着人行道冲去,车上的货物摇摇欲坠。我来不及多想,冒雨冲过去,张开手臂挡在车头前,用指挥棒示意司机慢慢刹车:“别慌,踩轻点刹车,慢慢往这边打方向!” 司机的脸涨得通红,手忙脚乱地调整方向盘,直到车轮稳稳停在安全线内。货物撒了一地,我却先问司机:“你有没有受伤?要不要先歇会儿?” 他摇摇头,眼里满是感激:“谢谢警官,要是没有你,我今天就闯大祸了!”
刚帮司机把货物搬到路边,又有辆电动车闯红灯,差点撞上位过马路的老人。我吹着哨子跑过去,拦住电动车:“雨天路滑,闯红灯太危险了,您看这位老人差点被撞到,要是出了事,家里人该多担心啊?” 司机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对不起警官,我赶时间送外卖,没注意红灯”。我帮他把歪了的车把掰正:“赶时间也得注意安全,我给您指条近路,既能避开拥堵,又能按时送到”,说着在他的外卖单背面画了条路线。他连声道谢,骑着电动车慢慢汇入车流。
中午轮岗吃饭时,我在岗亭啃着冷包子,就着温姜茶。包子是早上从家里带来的,现在已经凉透了,却还是得往下咽 —— 省点时间,多盯着路口。妻子发来视频,